图文:汉派服装的“冬天”与金融危机无关
与金融危机无关
明明就是武汉的企业,为何不愿意,甚至不敢说自己是“汉派”?
有些企业称是因为“汉派”限制了企业走向全国乃至全球的希望。试想一个在本土市场都得不到认可的企业,还有什么理由探讨全国市场和国际化呢?
而有些企业则称一旦承认自己“汉派”的出生,就会被武汉本土的商场歧视,占不到商场的好位置。位置不好,销量上不去;没有销量又成为被商场清洗的对象。“武汉服装最大的特点是款式大同小异,特色不强,留20家与留10家区别不大。”如果企业听到商场这样的解释不知将作何感想?
更有一家企业的老总将原因归结为上海、北京的消费者对“武汉产”的认同度有限:他们本来看上了自己的产品,但因为看到标注“武汉产”的字样,最后就放弃了。不排除确有其事,但是如果服装的款式对了消费者的意,品牌又够响亮,价格又合理,能有多少消费者会因为产地而放弃?欧美很多顶级的奢侈品都是在中国生产的,至今鲜有耳闻这些品牌被当地消费者抗议的传闻。
根据市场环境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去做一些应激性的策略调整,从这个层面去看服装企业的“去汉派”行为并没有错。
但是汉派服装遭遇的“挫折”真是因为“汉派”这两个字吗?那曾经的“温州货”、“晋江造”呢?曾经的“温州货”,假冒伪劣不比武汉泛滥?曾经的“晋江造”,草根的、山寨的不比武汉多?
有专家撰文分析“温州货”、“晋江造”的成功转型,当地几个大名牌和大企业集团的努力功不可没。这种说法可能有些以偏概全,但是指出了问题的要害。谁能否认不是因美特斯邦威、奥康、安踏、别克、恒安等“棋手型”企业的品牌得到全国市场广泛认可才扭转了人们对“温州货”、“晋江造”的成见。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去汉派”风潮的形成正是因武汉服装行业“柔道型”企业太多而“棋手型”企业太少之故。
“柔道型”企业们面对消费者就与“汉派”割席而坐,请求商场关照不和其他的“汉派”放在一起,但是见到政府部门时,又总不忘喊两嗓子自己是“汉派”服装的棋手。
温州,晋江两地很多品牌成功的原因可能就在于品牌创立之初,他们没有“汉派棋手们”这么复杂的心态。因为在人人喊打的情况下充当“温州货”、“晋江造”的棋手,显然是不理智的。摆在他们面前的只有“靠自己”、“做大品牌”这条路。
“识”有余而“胆”不足
“武汉服装企业中掀起的‘去汉派’风潮是企业家缺乏信心的表现”。湖北棉纺织行业协会会长王洪章的意见一针见血,“有些人认为策划一个洋名字就会让品牌显得更有档次。其实做洋名字还是用自己的设备和管理手段,以我们企业目前的实力,没有什么品牌做不出来。首先还是要自信。”
而在此之前,著名营销专家叶茂中也曾犀利的点破了湖北企业家所面临的瓶颈:“缺乏信心,‘识’有余而‘胆’不足”。这样的企业家最容易表现出对追求短期利益和小富即安的热衷。
很多人将汉派服装的没落归于“当江浙、福建、广东的服装企业意识到品牌经营的重要,开始聘请专业设计师,进行产品设计和卖场规划时,不少‘汉派’服装仍停留于老板与设计师一体化,零售与批发销售一致化,满足于‘小富即安’的状态”。这种说法是有一定道理的。
“识”有余而“胆”不足的结果就是出现大量的“柔道型”企业。“柔道型”企业无法对“汉派”的概念形成有力支撑和引领,众多小品牌也就无法在“汉派”的带动下迅速成长,从而导致各种市场短期行为的泛滥,汉派服装也就无法像“温州货”、“晋江造”那样成功转型。
从辉煌迅速走向沉寂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汉派服装没有产业领袖。学术界有一个理论叫做企业家境界封顶理论。就是说,企业能够做多大取决于企业家本身的境界和抱负。汉派服装产业领袖的稀缺,就在于掌握这些企业的企业家们本身的抱负和追求不是产业领袖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