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纺技术]世界功能性非织造布的开发动向
生意社5月7日讯 日本《海外速报》No.818 / 2009年4月10日报道,非织造布采用单独或者与其它素材复合在生活、医疗资材、土木、农业资材、建筑、工业资材等各领域使用,正在成为支撑各种产业必不可少的材料。历经半个世纪多的非织造布,正在超着更高性能、更高功能的方向开发。
世界各地的功能性非织造布开发动向介绍:
●采用水流交络法的高强度微纤维非织造布(北卡罗利纳州立大学)
北卡罗利纳州立大学(美国)正在进行采用Ny6/PE及PET/Ny6为基础的海岛型复合纤维水流交络法的微纤维非织造布的开发。
这种非织造布在由纺粘法制造海岛型复合纤维非织造布以后,采用施加水流交络的方法,将1根根的长丝进行原纤化制造而成。
该研究是进行分散性更好的海岛型复合长丝的开发,正以水流交络工艺的最佳控制技术为中心进行研究。
从采用各种条件试制的微纤维非织造布(单重:100g/m2)的拉伸强度及断裂强度试验结果看,水流交络最佳能源条件:Ny6/PE复合非织造布为53000kj/kg(确认了用此以上的能源条件制造的产品,由于纤维的部分损伤而引起物性下降)、PET/Ny6复合非织造布为70500 kj/kg。
该研究项目去年9月在奥地利召开的第47届化纤会议上获得技术奖。
●以三聚氰胺为原料的热固性微纤维非织造布(Agrolinz Melamine International公司,)
AMI(Agrolinz Melamine International)公司是在奥地利(Linz)和德国(Piesteritz)分别拥有年产能力8万吨三聚氰胺工厂的三聚氰胺相关产品领航公司。该公司成功地开发出可热定型的三聚氰胺树脂“HIPE(R)ESIN”,与德国图林甘纺织塑料研究所(TITK)共同进行以三聚氰胺为原料的熔喷非织造布的制造技术开发。
据AMI公司称,采用添加特殊的催化剂和加热纺丝的三聚氰胺纤维进行自己接合、固化,形成非熔融、阻燃性的非织造布。目前已在小型中试设备的试生产中成功地试制出了纤维径1~18μm、单重35~250g/m2的熔喷非织造布。
在经济的1步法工艺中,能够制造出阻燃性优异的微纤维非织造布(分解温度400℃、极限氧指数(LOI)=32),正期待在过滤器、防护服、寝具(床垫罩等)、汽车用等领域的用途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