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鞋业品牌优势造就“暖冬”
生意社5月12日讯 行走在泉州古朴的街道上,我们深切地感受到这座历经千年的历史文化名城,在改革开放30年后所焕发出的生机与活力。安踏、恒安、九牧王、361度、特步、七匹狼、达利食品、金冠园、辉煌水暖……泉州的民营经济,从草根工业起步,如今已成为闻名的品牌之都,共拥有中国驰名商标31个、中国名牌产品46个,分别占全省的42%和46%,有16个品牌进入中国500个最具价值品牌,居全省之首;有395项产品获省名牌产品称号——泉州当之无愧地荣膺中国品牌经济城市。
从草根起步到品牌意识觉醒
在泉州市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办公室,梁云南副主任向我们介绍了泉州工业从草根起步的发展历程。上世纪80年代初期,泉州人从“三来一补”起步,办起了众多小工厂、小作坊,成就了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草根经济”。梁主任说,泉州大部分企业在那一时期迅速完成早期的发展积累。进入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泉州人尴尬地发现,尽管企业遍地开花,真正叫得响的品牌却寥寥无几。
“贴牌加工,有品无牌。不仅是企业的缺憾,也是城市的缺憾。”梁云南说,为此,泉州市委市政大力推进实施名牌发展战略,从财政、信贷、税收、土地、用电、人才引进等给予名牌企业奖励扶持。而政府的鼓励扶持与企业品牌意识的自我觉醒一拍即合。
安踏公司成了请明星代言的第一个吃螃蟹者。1999年,安踏请来世界乒乓球冠军孔令辉当品牌代言人,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一时间,“明星+广告”式的造牌运动风生水起。短短几年间,泉州就有雅客、七匹狼、安踏、361°、金莱克、德尔惠、贵人鸟等60多家企业,聘请孔令辉、王楠、李亚鹏等100多位名人、明星作为品牌形象代言人并在央视一套和五套频繁亮相。随之,央视五套被戏称为“泉州台”。
注重品牌内涵领跑行业
从贴牌到创牌,泉州人并没有就此止步。品牌有了,如何提升品牌的竞争力?成了这个城市从政府到企业共同思索的问题。
在市场经济的竞争与洗礼中,“三流企业卖产品,二流企业卖技术,一流企业卖标准”,成为越来越多的泉州企业的共同理念。市场是最好的老师,泉州的企业家们切身感到:标准是行业的最高话语权,谁控制了标准,谁就掌控市场的趋向。
于是,在完成了品牌初创的泉州人从科技创新入手,不断提升产品的核心竞争力,赋予泉州品牌厚重的内涵。浔兴拉链建立起了全国拉链技术开发中心;梅花伞业建立起我国唯一的晴雨伞专业科技中心;安踏则在2005年成立了国内首家运动科学实验室……泉州企业界掀起了研发热潮。仅2007年,泉州就新增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3家、行业技术开发中心13家。
如今,晋江浔兴公司已成为国内第一、全球第二的拉链企业巨头。董事长施能坑最为津津乐道的是,中国日用五金标准化中心指定浔兴集团作为国内拉链行业标准制定组长单位,历经3年完成了《拉链术语》国家标准和3项拉链行业标准的制定,为国内拉链行业与国际接轨奠定了基础。
在纺织服装领域,七匹狼参与起草茄克国标,马莱特和安踏共同参与起草棉服行业标准,安踏、特步和雷速等则参与起草专业运动服和防护用品通用技术规范……“十五”以来,泉州累计有304个单位(次)参与12项国际、国家、行业、省市县等标准的制订或修订。
品牌优势造就“暖冬”
在金融海啸席卷全球,制造业不景气的寒冬,泉州众多企业却屹立不倒,靠的就是品牌这件贴身“棉袄”。梁云南主任表示,依托完备的产业链,泉州各区县发挥各自优势打造产业集群,锻造产业品牌与区域品牌,确立了各自在行业中的领跑者地位。
行业领跑者的位置让泉州企业的品牌优势在这次金融危机中表现抢眼,附加值的提升和对产品定价权的牢牢掌控让众多泉州企业在金融危机中逆风飞扬。
尽管受到原材料、劳动力等成本上涨的影响,但安踏上半年的鞋类产品批发价单件升至92.1元,服装产品上升至43.8元,销量反而上升。柒牌公司同样从容,去年下半年以来,柒牌生产成本上升超过30%,但依托品牌优势和定价权,公司完全消化了这部分成本上涨因素,企业利润逆势大增。
记者在德尔惠公司采访时,工厂的所有生产正在满负荷运转。企业负责人充满信心地表示,此次金融危机,对企业有影响,但也是难得的机遇。虽然出口受到一定影响,但借助品牌优势,企业进一步扩大了国内市场的份额,订单量不降反增。
梁云南表示,近年来,泉州中国名牌产品企业的产值每年以20%的速度递增,占企业总数1%的驰名、著名商标企业,创造的经济效益接近20%。品牌在泉州经济发展中的带动、引领作用日益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