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交会凸现五大特点 纺织业低迷或将加剧
生意社5月12日讯 作为中国外贸出口风向标的第105届广交会已于2009年5月7日落下帷幕,出口成交总额为262.3亿美元,比上一届减少53.2亿美元,减幅为16.9%。其中纺织服装成交32.3亿美元,减少11.7%,占总成交额的12.3%。
原本是广交会展厅里令人赏心悦目的各种服装和纺织品,却被金融危机抹上了些许灰色的印记,从以上统计情况看,纺织出口形势依然不容乐观。纵观广交会第三期的纺织服装类,突出的特点有以下几条:
1、压价现象严重
7日广交会的最后一天,展馆参展商翻点本期的收获,感触最深的莫过于:一轮又一轮的压价。
出口退税的提高成为客商砍价的硬指标,这部分利润是必定要让出去的,可即便如此一些客户压价已到了企业所能承受底线之下的20%,厂家利润变得越来越低,甚至根本就无利润可言。
2、意向订单明显减少,短单、小单明显增多
由于全球性金融危机尚未结束,客户对本国未来经济发展信心不足,不愿承担商品滞销的巨大风险,以致本期广交会上纺织订单明显减少,短单、小单明显增多,且生产时间紧、产品难度大。
3、人气比较差,来的都是老客户,欧美客户特别少
由于全球经济不景气、A型流感病毒的蔓延、纺织服装展期不合适及周边同类展览会对客商的分流等因素的影响,企业普遍反映外国采购商人数比上届有所减少,特别是欧美客商较上届相比骤减。
据企业反映,客商结构是老客户多,新客户少,客商分布是以欧洲、香港、中东、美国客户相对偏多。
4、由于经济不景气,客人重价降质
在金融危机冲击下纺织业一直处于“重灾区”,欧美客商对价格的敏感度表现得格外突出,产品质素反而退居其次,相对而言,价格低廉的纺织服装出口略有增加。
5、猪流感疫情使广交会口罩订单大增,可单难接
甲型H1N1流感使“口罩一族”重现街头,不少国外采购商也瞄准商机,希望借广交会平台到中国大肆采购,以致广交会上订单大增。
可是外国客户虽然几百万、上千万地要货,但要的都是现货。对此没有库存的国内口罩生产企业只能感叹有单“吃不消”,看着价格蹭蹭蹭地翻了一两倍,可有钱赚不了。
广交会的种种迹象显示,2009年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仍难转机,“出口退税上调至16%”的国家政策暖风难阻市场寒流,反而成为纺织企业议价的绊脚石。出口严峻的危机考验,必将加快国内纺织业优胜劣汰的步伐,同时棉花进口配额何时发放也将成为近期的焦点。(于丽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