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豆集团:培训援助,创新援助新模式
生意社5月12日讯 2009年5月8日,在绵竹市职业技能缝纫培训中心,20多位女工正在学习缝纫技术。半个月后,她们将被就近安排到附近两家服装厂,月薪不低于800元。培训中心的50台电动缝纫机,全是由江苏红豆集团免费捐赠的。该培训中心是震区设立的第一个对口就业援助培训基地,从去年9月开展培训业务以来,已经帮助200多位灾区群众走上工作岗位。
“5.12”地震后,江苏省迅速启动了对绵竹地区就业援助行动,在省劳动保障厅统一组织下,红豆集团积极响应号召,立即组织了600个爱心援助岗位。绵竹地区是闻名的缝纫之乡,但地震几乎将当地所有的培训设施摧毁,恢复重建需要大量缝纫设备,得知这一的情况后,红豆集团周海江总裁主动提出捐赠缝纫设备,依托绵竹方面师资,在绵竹玉泉镇开设红豆缝纫工培训班,这样既可以为当地劳动力开辟就业渠道,又能为红豆集团定向培训员工,解决用工需求。红豆集团的建议得到了无锡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江苏省劳动保障厅、无锡市劳动保障局、锡山区委区政府与红豆集团一起,共同研究落实具体方案。于2008年8月25日,成立了灾区、也是全国首家缝纫培训基地,江苏省省长罗志军亲临现场,为“红豆集团缝纫培训基地”揭牌。培训基地成立后,红豆集团派出最好的技术人员对设备进行安装和调试,并与当地培训人员进行了培训教学大纲、课程内容、培训方式的衔接,对学员进行了正规的理论与实践培训。
变“锦上添花”为“雪中送炭”,改“输血”为“造血”,培训援助,让受训者掌握一技之长,有效提升了他们的就业能力,实现了“家门口”就业,这一援助灾区就业的新模式,得到了当地政府的肯定,受到了灾区人民的欢迎。据江苏省劳动保障厅副厅长吴可立介绍,地震发生后,江苏不少服装纺织企业积极响应省厅灾区就业援助行动,来绵竹招聘,招聘虽然吸引了不少当地人,但由于缺乏相关技能,真正到苏就业的不多。为了提升当地农民的就业能力,建立长效援助机制,江苏省劳动保障部门便引导无锡红豆、南京卡斯迪莱服饰、扬州陆琴三把刀有限公司等江苏企业在绵竹建立了培训基地。红豆是最早实施“培训援助”的企业,为援助灾区就业开辟了一个新模式,探索了一条新路子。
“既要授人与鱼,更要授人与渔。”对于培训援助这一援助灾区就业新模式,红豆集团总裁周海江如是说,并表示,红豆集团将竭尽所能帮助灾区人民恢复生产、重建家园。(谢昌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