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升级不是企业出局 服企期盼宏观“配套”
在徐高堂的用人观中,待遇是跟员工的技能挂钩的,要提高待遇,提高技能是基础。而没有这个,服企是无法提高劳动效益、提高员工工资,乃至结构升级的。
但鉴于眼下服装产业人才市场的现实,徐高堂认为,服企的选择空间相当有限,进而提升企业竞争实力,进行产品升级的空间也相当有限。由此,整个产业的升级面临的还有大环境配套能力的缺乏,而不仅仅是企业个体的“不作为”。
内部培养成本大
外部无法获得提升企业竞争能力的关键人才,徐高堂曾想到通过内部培养给予解决,他曾对企业的一些年轻缝纫工“压过”担子,他告诉这些员工,除了做好本职的缝纫工作外,还可以进一步学习熨烫技能,板型知识。然而,这些却不被员工所理解。
“这些缝纫工的缝纫技能都非常出色,每月能拿到近两千元的工资,我告诉他们,要他们去做熨烫等方面的工作,并采购了一大批相关专业书籍供他们学习,但他们就是不理解。”徐高堂表示,“在他们看来,能做好这些缝纫工作就够了,反正也是拿这么多钱,为什么还要学其他的东西。”
在徐高堂看来,这是因为年轻员工的短视、毫无远见造成的,“他们没有意识到学习这个能在未来为其带来更大的收入,现在,他们认为学了其他技能也只能拿这么多钱,就干脆不学,而我也不可能因为他们在学这个就为其开出工艺师级别的工资。”
“因此,对于企业内部培养,关键是企业的能力有限,不可能通过企业来完成员工的技能培训,这个成本太大。”徐高堂表示,“而社会提供的帮助又非常有限,学校里出来往往因为实际经验而难以产生价值,现在国家说要提高工人工资,但员工不能提高技能,提高劳动效率,企业怎么能去提高工人工资呢?”
徐高堂也曾想通过参与办学来填补影响企业升级的服装人才供需短板,他对于目前学校在员工技能培养方面的贡献并不是很满意,所以他希望将自己的工厂当作培训基地,供学生实习,以积累经验,然而,关于办学带来的巨大投入还是让他有些犹豫不决,由此,他希望国家能对企业参与办学提供相关补贴,进而让企业参与进来,共同填补人才短板,提升产业竞争力。
解决产业宏观性难题
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让许多业界人士看到了市场自动调整生效的可能,那些质量差的、工艺不合格的企业将被淘汰,而剩下来的企业将完成产业升级的使命。
这被认为是可行的,而又是必须的。然而,对于这种市场调整的功效业界依然担心不少。
首先是对公平性的担忧,考虑到目前部分大型企业正是依靠某些政策上优势得以迅速崛起,在这波危机当中,地方政府如出现一些政策倾斜,比如银行贷款、土地审批,以及财政、税收上的便利等,将会导致大型企业获得更多不对等的竞争优势,让那些产品不差的小企业处于被动。这种对政策倾斜的担心让小企业对“市场自动调整”的价值存在一些疑问。
其次,对于危机下的市场自动调整,业界部分人士也担心,一些企业出局了究竟会在多大程度上改变中国服装制造的面貌,而为此设定的产业升级目标的具体指标又是什么?当一大批中小企业出局了,产业就真的升级了吗?
由此,更多的业界人士认为,产业升级的根本在于解决困扰行业多年的基础性问题,而不是要淘汰多少家企业。比如,提升产品工艺水准要解决人才和设备问题,进而把原本缺乏的一些大环境应有的“配套”填补过来。
徐高堂最近在考虑添置新的裁床设备,因为他看到提高企业生产水平、效率的急切性。
“有些世界最新的裁床,我都很想买,因为它对我们工艺水平的提升有很大帮助。”徐高堂进而表示,“引进这些设备将会提高产业整体水平,想想看,北京产区如果添置了几百台这样最新的设备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同时,徐高堂也觉得,这属于国家提倡的技术改造范畴,由此,国家应该在税收上给予一定减免,“甚至在财政上,国家也可以像家电下乡那样给予一定补贴。解决产业的一些宏观性‘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