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机业:加快自主创新 推动产业升级
生意社5月15日讯 中国缝制机械协会理事长田民裕指出,坚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转变行业经济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和行业工作的重点,引导和支持企业通过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走上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化发展之路。
2009年对中国缝制机械行业来说,是转型升级的关键一年,希望与挑战同在,困难与机遇并存。
今年一季度中国缝制机械行业呈现出积极变化的趋势。2月19日,《轻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获原则通过,明确将缝机业列入重点支持发展行业之一,又给行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心剂。
对此,中国缝制机械协会理事长田民裕指出,行业将以贯彻落实《轻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为契机,深入学习和努力实践科学发展观,按照“调结构、促转型、保发展”的总体要求,加快自主创新,推动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同时,坚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转变行业经济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和行业工作的重点,引导和支持企业通过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走上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化发展之路。
落实振兴规划
推动行业平稳运行
“实施《轻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既要保证当前行业的平稳运行,也要考虑行业的长远发展”田民裕理事长同时强调,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所有的宏观调控政策目的是稳定眼下经济,是为了稳住当前行业经济发展,减小对行业的强烈冲击,要解决行业根本性的问题要靠自己。
田民裕理事长介绍到,当前中国缝制机械行业发展已从高速发展期进入了主动调整产业结构、实现产业升级的关键时期,这是行业自身发展规律决定的。持续多年的快速发展使行业对自身提出了周期性调整的要求。自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缝制机械行业保持年均26%的快速增长。
当前,影响行业发展的结构性矛盾体现在以下五方面:一、技术水平不高,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稀少,是阻碍企业发展的最主要的瓶颈;二、产品品种虽多,但多而不精,质量不过硬,品牌影响力不够,市场话语权弱;三、行业的规模不大,企业数量偏多,大而全、小而全,重复建设,市场秩序混乱,结构性效率低;四、一些企业结构失衡,部分企业扩张过快,抗风险能力弱,经营环境有变化就难以适应;部分企业软硬实力不匹配,厂房规模、生产能力和技术、营销能力、品牌影响力等要素不相称;五、企业管理水平不高。行业快速发展时期,企业往往忽略了加强管理,而在困难时期,这成了关系企业存亡的重要问题。
为此,中缝协将今年工作的目标定为“调结构,促转型,保发展”,要求全行业要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从改革中汲取力量,在创新中突破发展瓶颈,把创新作为一切工作的灵魂。
所谓“调结构”就是对上述的五个结构性矛盾调整。所谓“促转型”就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行业经济要从以前量的扩张的粗放型发展转向重质量、讲效益的集约型发展,从增加资源投入主导发展转变为创新主导发展;产业技术要从传统机械制造业向先进制造业转型;企业形态要从一般的机械加工厂转变成现代化企业。从而推动行业由大变强,保证行业科学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