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企业患上“退税依赖症” 优惠都给了客商
调高退税未必能扩大外部需求
在105届广交会上,有不少参展企业都从退税中获得发展空间。据悉,去年下半年以来,中国连续多次提高了7530多种商品的出口退税率,占出口商品总数的55%以上,但是仍然有不少企业期待国家继续上调出口退税率,形成对出口退税提高的依赖。
苏州恒泰进出口有限公司苏太奇就告诉记者“虽然出口退税的利益都让给了客商,但是我们还是希望能够提高我们这个玻璃器皿的出口退税率,因为现在几乎无利可图,希望能够从出口退税上调中获得几个点的微薄利润。”
像苏州恒泰进出口有限公司这样的外贸企业还有不少,这些企业普遍反映,出口退税是提高出口产品竞争力最有力的工具,而现有的退税不够解渴,希望退税还能上调,因为现在外需减少,市场竞争也很厉害,企业利润非常薄,所以希望能从退税中多获取一些利润。
然而更多的企业则认为,上调退税虽然有利好消息,但也可能会助长企业的惰性,不利于企业长远发展,而且退税上调之后让一些落后产能又重新开始上来了。此外,企业通过让利可以降低产品价格,但是更关键的却是要看是否存在市场需求,如果国际市场需求萎缩了,就是价格再低,也难以获得很多的出口。
作为一名老广交,江苏舜天盛泰工贸有限公司周化民经理告诉记者,总体来说,采购商少了很多,而且前来洽谈的客商都是些老面孔。在这种需求萎缩的情况下,订单就是在不同企业间的一种争夺再分配,有些企业订单多了,那么必然是抢走了其它企业的订单,因此不断提高出口退税对于这种企业来说,没有太大的意义。
隆达骨质瓷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志全也表示,“调高出口退税率,这可能是帮助外贸企业过冬的一个好办法,但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调高出口退税率还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如大幅提高出口退税率只会将部分利益输送给进口方,而不一定能扩大外部需求。”
提高自身的“议价”能力更重要
多次较大范围地上调出口退税率,对减少部分出口企业的困难、提振信心无疑有一定积极意义,但在议价能力没有提高的前提下,退税的提高只是为外贸企业提供了降价空间,可能引起更多贸易摩擦,或保护一部分本应收缩的落后产能和“两高一资”产品出口,不利于我国外贸结构调整,也不能根本解决企业存在的困境。
为此,一些学者认为,不能简单地运用出口退税手段保外贸增长,而必须引导企业改变过度依赖出口退税率调整的惰性,从自身调整出发,千方百计寻求机遇,努力实现订单突破,转变出口颓势。
对于外贸企业来说,首先就应该创新求变。“市场需求萎缩了,不代表没有了,产品难以销售则说明原有的产品不符合现在新形势下的市场需求。这就需要企业寻找市场中的新机会。”广东新宝电器公司创意设计总监廖志文表示。据悉,广东新宝电器通过不断研发,推出符合新形势下的新产品,出口保持平稳增长,而3月份其工厂已经开始满负荷运转,以迎接源源不断的海外订单。
同时,在企业创新能力不足或者难以开拓新市场的时候,则更要通过内部挖潜来实现利润增长。周化民就表示:“现在玩具市场萎缩比较厉害,企业难以找到新的增长点,于是我们企业就开始苦练内功,变寻找‘盈利点’为‘减负点’,实际上,减少了付出也就相当于增加了盈利。比如说,原来一个玩具需要0.1平方米的包装纸,而开展精细化管理后,企业准确测算出包装一个玩具只需要0.093平方米,虽然只比原来少了0.007平方米,但一年下来就可以省下好几万元。”
更重要的是,外贸企业要注重自主品牌建设,创建和培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自主知名品牌,提升我国企业在全球产业分工中的地位,提高自身的“议价”能力。实际上,从出口退税政策的效果来看,具有议价能力的品牌企业可以获得最大的好处。山东如意董事长邱亚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从具体的数字上看,每提高1%出口退税率,将给我们企业增加700万元的利润,对提升我们的国际竞争力有巨大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