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网首页 | 搜索 | 产品 | 企业 | 供应 | 求购 | 人才 | 论坛
会员登录  免费注册  新闻订阅  我要投稿
纺织资讯
您的位置:首页 > 信息中心首页 > 正文
【收藏到商务室】

口罩企业:疫情催生暂时商机 专家提醒谨慎接单


http://www.texnet.com.cn  2009-05-18 10:51:07  来源:在线国际商报 收藏

  生意社5月18日讯 新闻提示:甲型H1N1流感疫情催生了医卫纺织品出口商机,口罩一夜之间成了俏销货。由于多是加急订单,加之产能与需求相距甚远,不少企业只能“望单兴叹”;更多的企业则是先接订单然后大肆搜罗货源。专家提醒,流感疫情属于突发性事件,企业接单应量力而行并密切关注风险,切勿重蹈此前禽流感疫情时盲目接单的覆辙。

  全球打响甲型H1N1流感疫情阻击战,口罩等医疗卫生用纺织品一夜之间成了俏销货,一些企业甚至拿订单拿到手软。对此,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理事长朱民儒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流感疫情属于极其个别的突发性事件,企业接单应量力而行并密切关注后市风险,“已有前车之鉴,切勿重蹈覆辙。”

  外商狂扫现货朱民儒这几天成了媒体追捧的红人,记者见到他时,还有好几拨媒体和企业排着队等候,意图均是流感疫情激发的医卫用品商机。

  “据我们了解,近一周以来国际市场口罩等医卫用品需求增长很快,国外一些大型经销商纷纷从中国寻找货源,用于贮备和日常销售。”朱民儒表示。

  绍兴福清卫生用品有限公司外销部的钟经理在接受本报记者电话采访时用了“井喷”一词来形容近来口罩类产品的需求量激增。“这几天,我们的电话快要被打爆了。也就在刚刚,一个墨西哥客户向我们订了500万只无纺布口罩,要求现货、空运。”钟经理直言道,这几天纷至沓来的订单既让人欣喜,也让企业感觉心有余而力不足。

  “流感疫情爆发后没几天,墨西哥当地的口罩批发商就找到了我们。这几天他们打电话来要订口罩,大约在4000万只左右,量很大。与此同时,美国、英国、中国香港地区以及一些欧洲的批发商也开始大量增加订单。”钟经理介绍说,“以往我们的常规月订单量只有几十万只,现在几天内便骤升到几千万只,我们即便是开足马力加班加点生产,也仍然无法满足客商需求。”他透露说,5月4日一大早,公司派出了数名员工外出采购设备,拟在原来4条口罩流水线的基础上再增加3条流水线。

  据了解,正在进行的广交会三期,一些展馆可谓是“门庭冷落车马稀”,但口罩等医卫用纺织品却成了香饽饽。有参展商表示,一上午就有四五十个采购商过来洽谈,“但都是只要库存的现货,或者是今天下单明天交货。”由于多是加急订单,加之产能与需求相距甚远,不少企业只能“望单兴叹”。广东省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公司负责人周月华介绍说,疫情爆发以后,原来一直有生意往来的墨西哥、美国客户大幅增加了口罩入货量,部分客商落单数有十倍甚至百倍的增长。她表示,现在公司的库存已全部清空,如果不是熟客,就一概不接订单,“因为无货可出。”

  没有硝烟的战争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部分地区已出现了口罩脱销、断货的现象,如何取得货源成了企业之间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而据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了解到的情况,目前用于生产医用口罩的非织造布卷材的直接出口没有明显增长,但内销却有所增长,主要原因就在于不少国内客户将其制成口罩成品后再出口。

  “我们最怕的就是接了订单却找不到货源。”深圳一家外贸公司负责人刘先生告诉记者,他刚从美国接了一笔价值150万元的一次性口罩订单,“对方要现货,利润很丰厚。”可是打电话连问了多个厂家,得到的回复都是“断货了,最快也得等上一个月”。无奈之下,刘先生直奔全国防护用品生产销售集散地———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头桥镇。

  他透露说,这几天,北京上海、深圳的医药、外贸公司纷纷跑到头桥镇下订单、组织货源,口罩已变得奇货可居。据了解,目前普通的一次性口罩价格已翻了一倍。除口罩外,无纺布隔离服、口腔体温计、酒精片的销量也都出现了明显上升。

  绍兴福清的钟经理也表示,就目前而言,国内需求暂时没有出现明显上升,但海外订单增长很快,且多为几百万只的大订单,大多要求空运,“越快越好”。销量最好的是无纺布一次性口罩,以往每只大约1毛钱左右,现在则翻了一番。“目前不仅外贸公司在忙着‘扫街’,国内经销商们也在开始为可能到来的订货高峰做着准备。总之,谁有货源谁就是老大。”钟经理表示。

  谨防重蹈覆辙朱民儒表示,产业用纺织品行业99%的企业为中小企业,获得大订单不容易,接单的前提应是量力而行。他提醒说,盲目接单然后四处寻觅货源其实蕴藏着很大的市场风险,前车之鉴应引起警惕。据记者了解到的情况,此前禽流感疫情爆发时,国内口罩企业大肆接单,疫情得到控制后国外采购商纷纷退货导致大量口罩积压,企业损失严重。朱民儒建议企业在产品质量上严格把关,同时担负起应有的社会责任,切勿滥发“国难财”。针对不少业内人士看好后市需求,朱民儒表示,随着天气逐步变暖,流感疫情将逐步得到控制,企业应谨慎控制产能。

  朱民儒指出,在疫情和灾害等突发事件中,国家有效的应急物资储备尤为重要,此前工信部也一直在争取将医用纺织品纳入国家应急贮备体系中。他介绍说,甲型H1N1流感疫情爆发以来,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在第一时间呼吁加强卫生防疫,做好医疗卫生用纺织品、疫情防护品的储备工作,并已向工信部提供了一份非常详尽的从原料到制品的会员企业名录。协会今年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组建医用纺织品认定、配送中心和完善国家应急贮备体系。

  对于业界广泛关注的行业标准问题,朱民儒称,目前各地销售的包括医用防护性口罩、防护服在内的医卫用纺织品全是按照企业标准生产,缺乏明确的行业标准,协会正积极推动此事,这需要相关企业与使用部门共同磋商,也希望政府能给企业提供一定的扶持。他同时呼吁企业借纺织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出台契机,加快结构转型和产品升级换代。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出处“中国纺织网”
编辑:芦苇
贸易行情论坛】 【打印】 【关闭】 【我要收藏
文章关键词: 口罩  H1N1  标准  订单  形势分析  预警提示 
「相关报道」
更多精彩行业动态
进入行业动态>>


华兴纱管
免责声明:浙江网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对中国纺织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浙江网
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站内支持:关于我们 - 服务项目 - 法律声明 - 意见反馈 - 企业邮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纺织数据库 - 快速产品通道 - 外贸助手
兄弟站点:生意宝 - 国贸通 - 中国化工网 - 全球化工网 - 医药网 - 中国服装网 - 机械专家网 - 中国农业网 - 中国蔬菜网 - 浙江都市网 - 中国红娘网 - 南阳商务网
糖酒招商网 - 中国卫浴网 - 中国粮油网 - Global Buyers & Suppliers - ChinaChemNet

中国纺织网 版权所有 1997-2014 浙ICP证:浙B2-20080131
服务热线:0571-88228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