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网首页 | 搜索 | 产品 | 企业 | 供应 | 求购 | 人才 | 论坛
会员登录  免费注册  新闻订阅  我要投稿
纺织资讯
您的位置:首页 > 信息中心首页 > 正文
【收藏到商务室】

我国纺织企业遇到前所未有的瓶颈


http://www.texnet.com.cn  2009-05-21 11:21:48  来源:中国民营经济周刊 收藏

  跟风抄袭同质化严重

  一位商场的工作人员曾在卖场做过一个试验,他把几个品牌的服装的标签和标志都剪下,然后让顾客判断哪个款式服装对应哪个品牌,其结果,80%以上都判断错了。一位顾客对该工作人员称,款式都差不多,分不出哪个品牌。

  服装企业的门槛比较低,投入较低,几台缝纫机加上一个车间就成了一个企业,而这些企业在创业初期没有足够的资金和实力搞产品的研发与设计,那么他们就走了这样一条捷径——如果一款品牌衣服在市场上卖得好,就派专业买手到市场上去扒版抄袭,迅速投产销售,这是导致市场产品同质化严重的重要原因。

  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市场的价格是由供求关系来决定的,在人们的购买力不变的情况下,当市场上的产品供小于求的时候,产品价格上涨;当产品的供大于求时,产品价格就会下跌。服装企业的这种跟风导致了市场上的同款服装供远远大于求,最后的结局就是降价处理。

  据了解,中国50%以上的服装企业没有专门的设计研发机构,他们生产的产品80%是从其他企业品牌或专门服装设计图书上抄袭来的。

  而对于服装时尚产业发达的意大利米兰、法国巴黎等地服装企业,他们的一件服装为什么能抵得上几十件国产服装的价格,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科技含量高,别人无法复制与模仿。据有关数字显示,有的国外品牌的研发设计费用能占到销售收入的20%以上。这正是中国服装企业无法比拟的。

  中国服装企业的跟风现象,不仅表现在设计款式的跟风方面,还表现在广告宣传、聘请形象代言人甚至表现在促销等方面上。

  在广告宣传方面表现在,有的服装企业在贴牌加工阶段赚到了钱,开始转型向品牌化运作。他们看到有的企业做广告尽显品牌风光,于是在企业管理、销售渠道、产品开发等还不到位的情况下就花去巨资在各大电视台做广告,结果出现了观众看了广告后却买不到产品的怪现象。

  在国内服装业,请形象代言人是企业打造品牌的一个举措,但同样存在着跟风现象。有业内人士笑谈,香港台湾等地的大小明星都被服装企业请得差不多了。在江苏常熟、福建石狮等地服装产业基地的马路两旁的广告牌几乎成为了明星们的宣传画。

  但是如果请形象代言人聘请的得当,对品牌的打造甚至产品的促销将起到积极作用,比如利郎聘请陈道明,罗蒙请刘德华,他们的气质与企业要打造的品牌有共性,对品牌的成长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有的服装品牌请的形象代言人与服装的品位风格相差甚远,不但起不到正面作用,反而产生负面影响。例如石狮某服装品牌,产品定位在20—45岁的年轻一族,风格轻松潇洒,但是该企业请的代言人的年龄却是50多岁的成熟型人士。最终的结果是,该品牌尽管做了大量的广告也无济于事。

  服装品牌促销活动都跟起了风来。此时正逢换季,全国各地服装市场促销大风暴又开始掀起。记者走进服装市场,满眼都是醒目的促销横幅,“全场五折”、“换季跳楼价”等广告语令人心动。记者发现一些衣服的折扣非常低,有的打折已经达到一折。有服装店老板称自己本不想这么早就打折促销,但其他商家早已开始掀换季风暴自己不得不跟风。有的商家认为,别人打折,你不打的话就卖不动。

  业内人士认为,对于日益发展的纺织服装产业,同质化的无序竞争,必将引发全行业的重新洗牌。只有在科技、品牌、创新等方面多下功夫,企业才能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力拔头筹。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出处“中国纺织网”
编辑:芦苇
贸易行情论坛】 【打印】 【关闭】 【我要收藏
文章关键词: 人民币  升值  美国  次贷危机  成本  原材料  创新  预警提示 
「相关报道」
更多精彩行业动态
进入行业动态>>


华兴纱管
免责声明:浙江网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对中国纺织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浙江网
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站内支持:关于我们 - 服务项目 - 法律声明 - 意见反馈 - 企业邮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纺织数据库 - 快速产品通道 - 外贸助手
兄弟站点:生意宝 - 国贸通 - 中国化工网 - 全球化工网 - 医药网 - 中国服装网 - 机械专家网 - 中国农业网 - 中国蔬菜网 - 浙江都市网 - 中国红娘网 - 南阳商务网
糖酒招商网 - 中国卫浴网 - 中国粮油网 - Global Buyers & Suppliers - ChinaChemNet

中国纺织网 版权所有 1997-2014 浙ICP证:浙B2-20080131
服务热线:0571-88228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