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纺织工业在窒息
生意社5月22日讯 坎帕拉消息,非洲廉价面料和服装进口失控,而本土生产成本居高不下,这些因素威胁着非洲本土的纺织工业。业内人士说,这也将破坏政府大力提倡的棉花生产。
乌干达纺织制造商协会(UTMA)主席Yuichi Kashiwada说:“不控制进口,本土企业不可能于廉价进口纺织品展开竞争。他说,政府必须保护地方工业,因为我们不能失去更多的就业机会。”
他解释说,一个强大的有竞争力的本土纺织工业的增长将取决于限制旧衣服和廉价服装的进口,但是现在旧衣服和廉价服装却大量倾销进入乌干达。
高生产成本导致廉价纺织品大量进入本土市场,而进口产品价格低于本土产品。Kashiwada解释说:“我们付出了大量的水,电及燃料费用,水电和燃料维持工业运行的主要构成部分。运输成本已经上涨,但我们产品的需求却很低。”
他说:“数以百万计的乌干达人依赖纺织工业价值链生存。如果我们继续进口劣质纺织品,纺织企业关闭,人们将失去工作。”
整个价值链,从棉花种植到成衣生产,维持着250万人的生计,占乌干达人口的近10%。
多数工厂,如MULCO, ATM, Lira纺纱厂和人造丝纺织厂,都已经改成仓库,因为他们无法于来自亚洲的廉价纺织品竞争,尤其是中国。
乌干达和其他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国家抱怨高生产成本削弱了他们的竞争力,而中国则拥有先进的供应链,一体化工厂和良好的基础设施。
此外,中国与乌干达和非洲国家的“友谊”已导致中国公民大量进入非洲国家,中国人什么都干,从杂货店、建筑材料商店、到餐馆、甚至偏远城镇的住宅区商店。
在过去一年,中国在乌干达各个行业投资1.415亿美元,债务注销1750万美元。但是,2008年,乌干达向中国出口2000万美元,从中国进口2.9亿美元,产生巨大的贸易不平衡。
中国主要进口原材料,几乎没有增加非洲工业的附加值。2004年,中国对非洲出口总额138.2亿美元,从非洲进口156.5亿美元,但这些数字掩盖了一个基本的不平衡现象。
几十年来,在如何处理与中方的贸易问题上,非洲国家面临进退两难的局面,因为北京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声援了非洲的反对殖民主义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