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抛储尘埃落地 棉市沉稳对待
生意社5月26日讯 5月21日,中国储备棉管理总公司与全国棉花(资讯,行情)交易市场发出《关于国家储备棉轮出和临时收储棉花出库销售的公告》,正式明确将轮出部分国家储备棉和出库销售部分临时收储的棉花。前期传言已久的抛储政策终于尘埃落地,现在重点关注的就是抛储实施后,棉市格局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首先回顾一下前三次抛储政策出台后市场价格的变化情况:
第一次抛储是从2000年4月至2001年11月,抛储总量为206万吨。首次抛储开始后,虽然国内棉价有所下降,但相对于国际棉价跌幅明显偏小,后期国内棉价持续高于国际棉价。
第二次抛储是从2002年5月至2003年10月,抛储总量为131万吨。此次抛储开始后国内棉价不但没有有效回落,反而同外棉一起双双走高。
第三次抛储从2007年7月16日至2007年8月22日,抛储的总量为30万吨。此次抛储实施后亦同上次一样,虽然棉价小幅回落,但没有有效压制棉价的持续上涨势头,后期棉价反而是越来越高。
因此从前三次的抛储政策实施后棉价的变化来看,收效不是很明显,这也为我们敲响了警钟,要谨慎对待此次抛储政策的后期变化。
下面从2009年抛储的量来看,152.3万吨的棉花抛储量约弥补上了目前棉市的供需缺口。这就要从前期金融危机说起,2008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逐渐波及实体经济,下半年棉花消费大幅萎缩造成棉价一跌再跌,为了稳定棉花市场价格,国家先后采取了三次棉花收储政策,共272万吨,但因为收购的多是优质棉,导致目前市场有效供应不足,供需缺口不断扩大。目前如果按每月最低消费量70万吨算,5—9月我国的棉花消费至少还需要350万吨;可据中国棉花信息网棉企调查数据统计显示,截至4月底国内棉花商业库存仅为136万吨;再加上89.4万吨中1%关税内未使用的配额约48万吨;这样算来,供给量还缺少166万吨。而152.3万吨的抛储量正好弥补这个缺口,换言之,随着抛储的进行,棉市有效供应不足的局面得到缓解,处于弱平衡的状态。
当然以上“棉花供需弱势平衡”的结论在棉花消费稳定的前提下推断出来的,可全球主要经济体2009年第一季度经济数据显示,经济危机正在蔓延和持续,全球经济是否已经走出低谷并没有得到确切的答案,特别是欧美经济还在持续恶化,失业率不断攀升。在这样的经济环境下,棉花消费是否会好转,或是持续萎缩不振,还存在很大的变数。
整体而言,在未来三个月棉花市场因抛储带来的棉市供需弱平衡,价格将是强势整理的格局,上涨和下跌空间均不会太大。(金石期货:于丽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