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废棉成“短板”
生意社5月26日讯 从数量上看,国内的棉花资源相对充足,但是市场原因影响了有效的商品流通,从而削弱了棉花原料资源配置的有效性和配置成本,致使国内棉花价格高于国际棉价,这在很大程度上弱化了国内企业的原料优势。除了原料影响纺纱成本外,纺纱生产过程中,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那就是废棉成本。根据ITMF(国际纺织品制造者联盟)的统计,我国废棉成本占纱线生产成本的25%,仅次于埃及,排名世界第二。从长远来看,废棉在棉纱中有如此高的成本占有率,很可能成为影响纺纱成本的“短板”,控制废棉可以控制纺纱的总成本,这成为国内企业需要注意的一个环节。
控制废棉的要点
废棉的出现不可避免,降低废棉现象需要关注原料源头。原棉是按质论价,不同纤维长度、不同等级的原棉价格差别很大,原棉投资在棉纱成本中占很大的比例,如果选用的原棉等级较高,虽然成纱质量可以得到保证,但是生产成本增加,意味着吨纱利润的降低,因此,配棉环节上需要控制配棉单价和吨纱用棉量,力求节约原棉成本。例如,在纤维长度较短的配棉中,适当混用一定比例的纤维较长的低级别原棉,不仅不会降低成纱质量,相反可以提高成纱强力。对于原棉下脚、回花、精梳落棉、再用棉等成分,可按一定比例回用到配棉中,也可以起到降低用棉成本,节约用棉的效果。
国内纺织企业的废棉率一直很高,与生产环节有直接的关系。降低用棉成本还可从设备、工艺、操作、废棉处理、成纱回潮控制等方面来进行。保持各道工序的正常机械状态,是正确处理提高质量与节约用棉之间矛盾的重要前提。特别是对棉结杂质与节约用棉的矛盾,需要保持梳棉的“四快一准”。有时设备上小的投入,比如,更换一点纺专器材,更换一点零部件,可能会对产品质量与节约用棉产生较大的影响。经常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对设备进行有效的技术改造,往往也会产生很好的效果。此外,加强落棉试验,经常检查落棉情况,对清梳落白机台及时进行检修,也是从设备方面节约用棉的一项经常性工作。
专家介绍,工艺方面提高清梳各机除杂效率与落棉含杂率,是最理想的减少废棉的手段。清棉各机的落棉含杂率掌握在60%以上,可以防止落白现象。清棉机的除杂效率达到65%,梳棉机后车肚的落棉含杂率达到40%,也可以杜绝落白现象。梳棉机的总除杂效率要求达到92%以上,如果达不到要求,需要在工艺上、机械上采取改进措施。
废棉处理有重点
废棉处理方面专家分析,需要抓住两个重要环节。一是合理处理下脚,某些下脚要妥善加工处理后分档销售,也有一定的经济收入。例如,破籽、车肚花、回丝等,都可以产生效益。因为下脚价值是冲减用棉成本的,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
二是合理回用废棉。废棉的价格比原棉要低得多。用废棉代替原棉,这是降低用棉成本的重要途径。合理回用再用棉,首先要经过处理,其次是回用量要有所控制,以免影响质量。一般是对再用棉中的杂质、有害疵点、棉结、短绒等先经适当清除,即先通过清棉机械处理而制成棉卷,再经过梳棉分梳而制成棉条。然后回用。有的可以本支回用,大部分可以降至低支回用。这里包括抄针花、皮打手落棉、精梳落棉以及可以回用于低粗支纱的净车肚花、头号破籽等。在安排计划时,可用少量机台纺制粗号纱或副牌纱,这样可把本企业生产的再用棉尽可能在自己企业回用,这对降低整个企业的用棉量和用棉成本均有好处。
贯彻循环经济思路
控制废棉虽然是较小的一个环节,但往往小的环节对行业发展也能起到很大的影响。纺织品废弃物的有效回收和循环利用很早就在行业中提倡和推广,减少和控制废棉不但能帮助企业降低原料成本,而且也符合国家倡导的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
现在是棉纺行业继续推行减量升级,加强技术改造的有利时机。充分发掘各种方法控制废棉在棉纱中的成本占有率,将废棉进行再利用,与循环经济的发展思路相同,可以进一步降低棉纱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