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市场冷暖不均 汇率稳定和可预期最重要
企业运营——
“用工难”缓解 “贷款难”堪忧
面对国际金融市场急剧动荡、世界经济增长明显放缓等不利外部环境,进一步了解各种生产要素如原材料、劳动力、银根信贷对服装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是调研团此次考察的主题之一。
原材料作为生产成本的最主要因素,决定着企业的产品价格和盈利水平。据调查显示,企业普遍反映随着石油价格快速下滑和市场的萎缩,原材料没有去年上半年那样的剧烈波动,总体平稳,但是原材料价格下降幅度跟不上产品价格下调幅度。
“用工难”不再是突出问题。这次参展企业均表示劳动力短缺的现象已经大大好转,而这或许与目前经济不景气有关,倘若市场复苏,这一老问题将再次凸显。
问及经营资金是否良好,大多数企业表示资金周转没有问题,但也有少数中小企业反映贷款难。“企业现在主要面临资金困境。”北京龙乡针织服装有限公司业务部经理管埃明说,该公司出口羊绒产品至欧洲市场,由于储存原料问题,需要占用大量流动资金,感到较为吃紧,但一直无法争取到贷款支持。
调研团方面的观点认为,虽然国家提倡信贷资金向中小企业倾斜,但银行对纺织服装业的限制并没有改变。从银行部门来讲,纺织服装业属于产能过剩的低利润行业,很难短期改变看法。
但也有积极的信号出现——中山大涌镇外经办副主任萧浩天说,广东有些金融机构已经渗透至乡镇一级,改善了企业融资环境。每个镇有5千万无抵押贷款限额,只要商会担保即可。这一举措破解了中小企业担保贷款影响力不足的难题。
此次春季广交会期间,正值人民币结算试点条例出台,然而参展企业依然采取美元结汇,少量采取欧元、英镑结汇。接受调研企业基本没有使用人民币进行贸易结算,普遍认为欧美国家不接受人民币结算,在香港和东南亚倒是可以慢慢渗透。目前,人民币虽然已在五城市开展结算试点工作,但受访的上海和东莞等地企业表示,对于结算试点的具体实施办法和操作细则还不甚了解。
政策争议——
退税上调未盈利 振兴规划待细化
2009年以来,国家先后出台各项扶持纺织服装产业发展的政策,《纺织工业调整及振兴规划》已经明确定位纺织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传统支柱产业和重要的民生产业,也是国际竞争优势明显的产业。那么,企业对国家各项政策的反响如何?相关政策是否能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倾听企业对国家及行业政策的意见与建议,并了解企业的应对措施,也是此次调研团重点关注话题。
调研结果表明,就国家半年来四次调高出口退税率,服装企业普遍表示欢迎,很多企业认为这也是推动企业促进出口、感受最直接的措施,并希望能将出口退税率恢复到17%。
上海纺织(三枪)经理陈伟勇则坦言:出口退税政策太公开,退税率上调已反映在报价中,而且成为了客户议价、要求降价更好的理由。因而,出口退税率上调对企业的总体盈利影响不大。
对于“出口退税效果一般”这一观点,浙江华联集团有限公司、瑞顿户外运动用品(厦门)有限公司等企业表示认同。同时,也有企业谈到,出口退税率在一年内的几次变动,给企业报价带来较大困扰。因为一个订单完成过程一般在4个月左右,频繁的税率变动不利于企业报价,即使将来行业出口复苏,国家也应保持出口退税率的稳定。
值得注意的是,企业一致建议国家采取适当政策保持汇率稳定和汇率走势的可预期性,“这对稳定企业出口最为重要。”
《纺织工业调整及振兴规划》出台后,有关人士分析,纺织企业有望成为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受惠最大的行业。调研过程中,受访的多数企业对《规划》出台表示信心提振,但企业对规划的期望度和了解度都不高,服装企业申请技术改造的热情较低。也有部分企业直言,规划短期并不能解决其面临的一系列紧急问题。
参与调研的行业人士称,总体来看,规划中涉及的有关行业发展问题和调整振兴举措基本符合企业的现状和发展方向,企业普遍希望能够细化措施,并落到实处。此外,考虑到纺织服装行业的充分市场化,品牌建设、技术研发投入等问题,单靠企业推动,力量非常单薄,需要通过国家和行业层面共同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