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网首页 | 搜索 | 产品 | 企业 | 供应 | 求购 | 人才 | 论坛
会员登录  免费注册  新闻订阅  我要投稿
纺织资讯
您的位置:首页 > 信息中心首页 > 正文
【收藏到商务室】

中国纺织业需融入亚洲经济循环


http://www.texnet.com.cn  2009-05-27 09:09:53  来源:中国贸易报 收藏

  生意社5月27日讯 在海南博鳌举办的以“经济危机与亚洲:挑战与展望”为主题的博鳌亚洲论坛2009年年会,特别强调了在反危机中的深刻反思:作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一极,亚洲新兴经济体应如何发挥制造业优势,改变长期以参与欧美经济循环为特点的经济发展模式,加强亚洲内部合作,共同提升产业水平。特别是论坛提出的纺织等制造业突破传统模式,由以往以低成本、廉价劳动力为主要优势的制造业,向注重研发、具有高附加值的新型制造业转变的主张,给我国纺织行业的战略发展以深刻启示。

  金融危机呼唤模式之变

  国际金融危机使亚洲新兴经济体遭受重创,包括纺织在内的制造业出口锐减,进而出现社会失业率上升,经济发展速度放缓,并交织着农村、贫困、环境、资源等各种问题和社会矛盾。这表明,亚洲新兴经济体在反危机中采取新经济刺激对策的同时,需要反思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弊端,积极主动地进行经济发展模式改革和社会改革,开创一条新的发展道路。

  中国纺织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孙淮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过去二三十年,亚洲新兴经济体的纺织工业一般都是利用廉价劳动力和资源,为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市场生产、加工纺织品和服装,赚取外汇,刺激经济快速增长。而欧美发达国家又利用金融杠杆回收亚洲新兴经济体纺织等制造业所创造的外汇储备,形成美欧发达国家的消费动力。因此,亚洲新兴经济体不同程度地形成了以出口拉动为基础、以紧密参与欧美经济循环为特点的经济发展模式,而亚洲内部经济循环的动力和需求不足。

  权威数据显示,2008年亚洲国家和地区间的外贸额,只占本地区外贸总额的49.7%;而欧洲内部的外贸额,则占该地区全部对外贸易额的73.5%,显示了亚洲内部经济循环与欧洲内部经济循环的巨大差距。而从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市场看,多年来主要集中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对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出口占到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量的50%以上。出口市场过于集中,加剧了激烈竞争,极易引发贸易摩擦。今年一季度,欧美对我国出口纺织品已提出激增警告。1至3月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发布的召回通报中,涉及中国纺织服装类产品的数量同比增长近两成;欧盟快速预警系统公布的对华服装、面料等产品的通报数量同比增长633%。对此,孙淮滨谈到,近年来,我国对东南亚、中亚、西亚、俄罗斯、中东、拉美、非洲等新兴市场的纺织品出口不断增长,国内纺织企业需要继续加大对这些新兴市场的开拓力度,实施多元化市场战略,这也是我国应对发达国家市场萎缩、应对贸易保护和稳定出口市场份额的重要选择。

  扩大亚洲内部投资与消费

  专家认为,面对金融危机挑战,亚洲新兴经济体严重依赖区域外市场的经济模式必须加快转型,形成依靠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新模式。亚洲国家和地区扩大内需,既包括扩大亚洲各经济体内部的消费,也包括扩大亚洲经济体之间的贸易与投资。

  孙淮滨对此分析说,在贸易方面,亚洲经济体之间存在很强的互补性,特别是纺织行业,我国与东盟间在纺织领域已经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上下游产业互为补充,彼此都能为对方提供整合发展的机会。西亚的能源和东亚的制造业,也有巨大的相互需求,而且亚洲新兴经济体发展水平和制造业装备水平相近,具有上下游合作的良好前景。

  孙淮滨谈到,在相互投资方面,亚洲内部也存在提升空间。我国目前的资本比较丰厚,而受金融危机影响,亚洲新兴经济体来自欧美的投资大幅度减少,如果亚洲国家和地区之间能够进一步相互开放资本市场,将刺激亚洲内部的投资增长。目前,我国鼓励有实力的纺织企业“走出去”,在具有相对优势的国家和地区投资设厂,在主销市场设立物流中心和分销中心,着力打造国际知名品牌。我国纺织工业具有产业链完整、配套能力强、专业分工明确、劳动力成本低等国际比较优势,但是多年来的快速发展,也造成资源短缺、产能相对过剩、市场竞争激烈等问题,国内数量型增长的空间十分有限。当前,国际市场萎缩的形势给稳定外需带来了巨大困难,但亚洲国家之间更加紧密的合作,给我国企业“走出去”创造了良机。如果能及时抓住机遇,因势利导,发挥我国纺织工业多年积累的优势,在国外投资设厂,利用区域资源开拓国际市场,既可借此缓解贸易争端压力,又能解决原料长期供应不足的矛盾。

  我国纺织工业一直处于全球产业价值链的低端,在欧美经济循环中,我国企业进军高端的难度较大。而在亚洲地区,我国纺织品具有明显优势和竞争力,加快融入亚洲内部经济循环,实施自主品牌“走出去”战略,可以使我国纺织产业较快地从产业价值链的低端向高端延伸,从单纯制造型产业向制造服务型产业转变,从生产效益型向品牌效益型转变,进而实现在全球范围内销售、研发、生产各个环节的优化配置,提高我国纺织业在全球产业价值链中的地位。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出处“中国纺织网”
编辑:芦苇
贸易行情论坛】 【打印】 【关闭】 【我要收藏
文章关键词: 纺织工业  金融危机  劳动力  孙淮滨  形势分析 
「相关报道」
更多精彩行业动态
进入行业动态>>


华兴纱管
免责声明:浙江网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对中国纺织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浙江网
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站内支持:关于我们 - 服务项目 - 法律声明 - 意见反馈 - 企业邮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纺织数据库 - 快速产品通道 - 外贸助手
兄弟站点:生意宝 - 国贸通 - 中国化工网 - 全球化工网 - 医药网 - 中国服装网 - 机械专家网 - 中国农业网 - 中国蔬菜网 - 浙江都市网 - 中国红娘网 - 南阳商务网
糖酒招商网 - 中国卫浴网 - 中国粮油网 - Global Buyers & Suppliers - ChinaChemNet

中国纺织网 版权所有 1997-2014 浙ICP证:浙B2-20080131
服务热线:0571-88228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