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非到“六一”才查童装质量?
生意社6月1日讯 今天是“六一”儿童节。在这之前,先是“惊现”了毒奶瓶,然后又“惊现”了致癌儿童服饰。5月30日《信息时报》报道,广东出现可致癌童装,这些童装不但出现在一些知名商场、超市,而且不乏知名品牌。“六一”儿童节前夕,广东省工商局对省内流通领域销售的儿童服装的质量进行了监测,发现合格率只有34.1%,除去标签不合格的童装外,内在质量合格的仅为五成。
儿童节前查扣了涉嫌致癌的童装,按理,我们应该高兴才对,但这迟到的曝光,让笔者感慨:为什么非到“六一”才查童装质量?为什么非要等记者曝光后,有关部门才付诸行动?难道有关部门的查处行动“推”一下才能动一下吗?有关部门为什么不能更主动一些?
这其实是一件很幽默的事。到端午节,就查粽子是否存在“变味”、“变身”问题,媒体也开始关注天价粽子现象;到中秋节,就查处假冒伪劣月饼;到情人节就关注玫瑰价格;到“五一”、“十一”黄金周,就狠抓交通安全;到春节就检查鞭炮安全,严查各种日用消费品,让百姓过个安全节;到了每年的世界艾滋病日,就发放一批避孕套等等。某些主管部门的工作思路多年不变,简单重复,毫无创意。不求无功,但求无过。到节假日应时应景地抽查一下相关食品,就万事大吉了。有时候,连节假日的应时应景也可以省略,因为自有媒体记者率先曝光。正是这样的“偷懒”式的工作方法,导致了部分监管部门的“应景”式的工作思路,从而放松了对各种产品应有的日常性检查和监督,各种不安全的食品也就趁机出现。
希望职能部门转变工作思路,把不安全的食品、用品消灭在萌芽状态。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出处“中国纺织网”
编辑:芦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