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职业装:在寻根与探路之间
生意社6月2日讯 中华文明史有多久,中国职业装的历史就有多久。但目前中国却没有一家关于职业装的博览馆,我觉得这一直是个非常大的缺憾。现在,宜禾有了能力,这个愿望自然就浮出了水面。传承中国服饰五千年的悠久文明,挖掘中国职业装旖旎的历史演变,给当代职业装的发展增添一道绚丽的文化风景线,这就是我们建设中国职业装博览馆的拳拳初衷。––江苏宜禾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马金芳
“立翻领、对襟、前襟五粒扣、四个贴袋、袖口三粒扣,后片不破缝。”从这些细节推理,你也许很快就能猜出这是一件“中山装”。不过,除了知道它因孙中山先生率先穿着而得名,但你知道它其中蕴藏的文化玄妙么?
原来,前身四个口袋表示国之四维(礼、义、廉、耻),袋盖为倒笔架,寓意为以文治国;门襟五粒纽扣区别于西方的三权分立的五权分立;袖口三粒纽扣表示三民主义;后背不破缝,表示国家和平统一之大义;衣领定为翻领封闭式,显示严谨治国的理念……
这些冷不丁就会把你难倒的知识问答题,为5月16日开馆的首家中国职业装博览馆增加了几分“趣味迷宫”的色彩。而博览馆里的“文化导游”,则会将职业装内含的“设计匠心”向你娓娓道来––原来,看似朴素的职业装设计,却蕴涵着如此丰富厚重的职业装文化。首家斥巨资、堪称“重磅亮相”的中国职业装博览馆,出自的正是职业装领军企业江苏宜禾股份有限公司的手笔。
业内专家表示,该博览馆的建成,填补了中国职业装行业的空白,为中国职业装业界共同探讨和研究中国职业服装发展历史、整理和传承职业服饰文化提供了温故知新的阵地,也为职业装行业相互学习和对外交流搭建了平台。自此,从历史到现实,再到未来,以往被淡化的“中国职业装文化”,在时光隧道的穿梭之间渐渐走向公众。
源起:宜禾“百年梦想”
“现在很多企业也都想办所谓的‘博物馆’。有的名为博物馆,其实就是产品展厅,甚至就是销售场所。不过,这个职业装博览馆,文化的味道很正。”一位应邀参观职业装博览馆的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职员对记者说道。
没有喧宾夺主、铺天盖地的企业软宣,博览馆的氛围中多了几份历史沉淀后的气息,每个漫步在博览馆中的人,会突然惊讶于中国职业装文化的源远流长––而之前,人们的脑海中,职业装已经被“工装”的刻板与古旧印象所占据。这一次,真正让人们停下脚步,审视职业装内在传递的人文气息。
而对于走出第一步的宜禾来说,剥离企业单纯的“赢利”角色,斥巨资筹建公益性质的博览馆,需要的是底气与勇气。尤其是在金融危机银根紧缩、企业勒紧腰包“过冬”的特殊时期,对于大多数以商业利润为指针的企业来说,如果直指品牌形象推广,密集型的广告轰炸,显然要比斥巨资建立博览馆来得快捷有效得多。
“宜禾要做一个百年企业,它必须扎根于深厚绵延的行业文化。”宜禾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马金芳显然不愿意为职业装博览馆增加太多功利的商业色彩,“如果处处抛不开宜禾,就会失去它的公信力,从而沦为小儿科式的肤浅。”
据透露,她在公司内部的董事会上否决了冠名职业装博览馆的提案。在她看来,建立职业装博览馆的缘起,不是商业冲动,也不是形象作秀,它肩负的是传播行业文化、社会责任和艺术品味的责任。因此,根据年代与品类的脉络,博览馆内每一件陈列品,无论实物还是图片,都经过了格外严格、精心的考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