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企业应对金融危机应注意的七个问题
生意社6月2日讯 面对国际金融动荡,我国外贸企业必须注意解决好时下遇到的“难题”,着力避免金融风暴初期的震荡对企业生产销售以及资金回收产生的影响,协同上游的供货商和国外的客户一起度过时下的难关。应对金融危机外贸企业应注意七个主要问题:
一、对所有客户的金融状况、偿付能力尽快展开调查,并对调查的状况进行信用评级。这些调查可以通过使馆商务处、邮发信函到客户的开户行进行询问,调查务必准确、及时,一旦发现客户的金融状况有可能出现问题,要立即采取相关措施,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二、尽量缩短库存周期、压低库存量,要尽可能控制过剩的产能。长时间的库存不仅占用公司的生产资金,更给企业带来隐性的物流损失。
三、提高客户的定金比例,要求客户尽可能的缩短偿付时间,加快资金流转和外汇结算。
四、学会使用资本市场。比如期货等市场套利保值,这点对于进口大宗资源类商品的企业尤其重要。
五、尽量避免签订长期合同。长期合同虽然能给企业缓冲风险,带来稳定的收益。但是长期合同也很难反映商品的即时价格,特别是目前国际市场商品价格震荡剧烈,规避此类风险尤其必要。
六、持有现金,致力主业。对于以前摊子铺得过大,或者短期很难见到效益的投资要果断地收回,将有限的精力致力于主业的发展。“现金为王”也是应对金融危机的不二法宝。
七、适时开展流程再造和产业升级。金融危机必然淘汰一批落后的产能和产业。只有增强自身实力,依靠自身过硬的本领,才能在瞬息万变、危机丛生的国际市场中勇立潮头。固守以往的生产模式,必将被淘汰出局。
此外,伴随着国际市场金融的动荡加剧,金融风险日益突出。作为长远规划,对外贸易企业在应对此次全球金融风暴时应加快产业升级与技术改造,提升核心竞争力,塑造品牌核心价值,加大科研投入和新产品研发的力度,尽快从产品的单一制造向整个产业的上游转移,改变过去“重制造,轻研发;重生产,轻品牌”的惯性思维,将企业的人力、资金等高效资源向整个产业链的上游投放。
金融危机是危机更是机遇,特别对于那些现金流比较充裕,规模较大、抗风险能力比较强、拥有核心知识产权的企业更应抓住机会有力地进行产业重组和整合。要敢于走出去进行跨国、跨行业的并购。以前欧美发达国家凭借品牌和分销优势,借力中国雄厚的劳动力资源,获得了丰厚的回报。我们的企业纵有千万本领仍旧迟迟打不开国外的市场,主要原因是国外消费者对我们自有品牌认知度低。当前的金融危机恰恰为我们的外贸企业提供了好的并购当地市场核心品牌的机遇,可能这些品牌在当地只是二三线的品牌,但是只要采取的合作方式得当,比如采取对持有某些核心品牌的公司进行整体收购、或者与这些公司交叉持股共有品牌、或者直接找当地的分销商乃至大的零售商成立合资公司的方式等,只要合作方式得当,确实是打入当地市场的良好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