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宾阳壮锦:两代大师织就辉煌 (图)
到了宋代,壮族的手工纺织业进一步发展,除普通的布帛以外,还出现了丝、麻、丝棉交织的锦。北宋元丰年间,吕大防在四川设置蜀锦院,织锦四种之中,即有广西锦(壮锦),列入上贡的锦帛之一,可见壮锦之名贵。明清时期,壮锦越来越兴盛,工艺也越来越成熟,壮锦发展到了用多种色彩的绒线编织,使壮锦呈现出绚丽的色彩,在民间更是已逐渐广泛使用。当时壮锦之盛,如《广西通志》中记载:“壮锦各州县出,壮人爱彩,凡衣裙巾被之属莫不取五色绒线杂以织,如花鸟状……”清人沈日霖在《粤西琐记》中描述:“壮妇手艺颇工,染丝织锦五彩烂然……凡贵官富商,莫不争购之。”那个时候编织壮锦是壮族妇女必不可少的“女红”,壮锦更是嫁妆中的不可或缺之物。所谓“嫁奁,土锦被面决不可少,以本乡人人能织故也。土锦以柳绒为之,配成五色,厚而耐久,价值五两,未笄之女即学织”。
从清末民初开始,随着近现代工业化纺织业的兴起,家庭作坊式的壮锦生产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产量和产地开始收缩,壮锦的主要用途也从日用品转为了装饰用织物。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十分重视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广西的壮锦成了振兴民族传统工艺的最好载体。上世纪50年代,广西分别在忻城、靖西、宾阳三县成立了壮锦厂,并在民间广招织锦工艺师以及培养新织手,此后的20年间,新老能工巧匠们编织出了一大批既继承了传统,又富有时代气息的壮锦工艺品。绚丽多彩的壮锦,又一次迎来了发展的高峰期。
改革开放以来,壮锦的“生产版图”发生了很有意思的变化——从壮族聚居区向汉族地区迁移,而广西的宾阳县就处在这一迁移线路的“节点”上。
作为全国民族用品定点生产企业和中国织锦工艺科研生产基地之一,1956年成立的广西宾阳民族织锦厂,让宾阳县一度成为全国最大的壮锦生产基地。1991年,在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和1998年的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40周年庆典上,宾阳民族织锦厂生产的壮锦成为指定产品;1994年,在北京举行的世界妇女大会上,宾阳民族织锦厂生产的壮锦袋更是成为了各国与会代表的专用文件袋。
宾阳壮锦,就是从这时起享誉全国,闻名遐迩。
师徒同获最高荣誉
代表着壮族民间工艺和传统文化的壮锦,在宾阳得以落地生根,并花开繁茂,从宏观上说与宾阳自古厚实的工商传统以及贸易上的地利之便不无关系。然而,从微观上看,却跟宾阳的两位织锦女的聪明才智和工艺成就,关系最为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