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反击战:纺织业衰退背景下的面料之争
生意社6月4日讯 也许你并没有意识到,各种轻盈、色泽艳丽,而且不怕水洗起皱的衣物,正在衣橱中增加。而它们中的一大部分都拥有一个共同点,即非全棉衣物。
“由于价格低廉,加工方便等众多原因,自1960年代以来,合成纤维的利用不断增加,天然纤维已经丧失了大量的市场份额。”在一份联合国粮农组织向本报提供的声明中,如是带出这场只见霓裳,不闻硝烟的衣物原料之战。
占据天然纤维市场85%甚至更高份额的棉花,成为狙击合成纤维继续攻城略地的不二之选,然而,这将是场苦战。“在美国,棉花已经自35年前遭受合成纤维的冲击中恢复过来,占据六成份额,但在全球范围,棉花的市场份额,正在一路下跌。”5月18日,美国陆地棉研究和推广组织,美国棉花公司(Cotton Incorporated)总裁兼CEO J. Berrye Worsham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指出,从过去30年的中长期眼光看,棉花的价格基本没有显著变化。这意味着与合成纤维进行价格竞争,并不现实。
“我们的战略是,要从根本上建立一个更洁净、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棉花产业链,这才是天然纤维的优势。”Worsham说。然而,来自产业链的意见却牵涉复杂的经济考量。
止跌药方?
“棉花仍然是最主要的衣物面料,约略估算,全球47%的面料是棉质的,而我们的最大对手,化纤已经占据了四成左右的份额。”美国棉花公司产品开发与推广部执行总监Mike Tyndall如是对本报记者描述面料市场的“战况”。
之于棉花,这代表着市场环境的恶化。根据美国棉花公司的统计,1960年,棉服装和家纺织物占全部纺织品零售额的78%,但由于合成纤维的出现,至1975年该比例下降至34%。
其它自然纤维的遭遇,从侧面说明了情况可以更糟。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数据,在不到15年的时间里,聚丙烯纺织品和绳线已占领了剑麻市场的一半以上,沉重地打击了剑麻在坦桑尼亚、中国和墨西哥的生产。其中,在1998年,长期依赖剑麻作为主要外汇收入来源的坦桑尼亚,其剑麻产量已下降到不足1964年高峰的一成。
“价格原因,是棉花在过去一段时期,在全球范围内丧失份额的主要原因。”Worsham说。第一纺织网的数据显示,截至5月15日,棉花较涤纶短纤贵4000元/吨,较粘胶短纤贵6500元/吨。
经济危机进一步为棉花消费的回暖制造重重障碍。“棉花的消费增长,对全球GDP的走向十分敏感,以此判断,今年全球的棉花需求可能下跌高达一成。”Worsham判断说。
花了13年时间,帮助美国棉花消费止跌回升的美国棉花公司,希望在当前环境下再次祭出当初的杀手锏——对棉花的形象进行再包装,吸引流失的消费者,而这次,他们选择重新确立棉花作为最环保的衣物面料这一定位。
这也正是联合国粮农组织提交的处方。在解释为何将今年定为“国际天然纤维年”时,该组织称,国际天然纤维年的主要目标是提高天然纤维的形象,强调其对消费者的价值,使其能与合成纤维进行有效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