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纺企:人民币结算 路还有多远?
生意社6月6日讯 4月,上海、广州、深圳、珠海、东莞五市率先成为人民币结算试点。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出口贸易。然而,从试点到全面铺开,人民币结算还有许多头绪要理,人民币国际化的路途还很遥远,对外贸易要想得到便利和实惠还需耐心等待。
距离4月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定下五个人民币结算试点已有月余。消息甫一传出,不只试点城市欢呼雀跃,众多经济外向依存度高的沿海地区也备受鼓舞。大家期望从此处开始的人民币国际化之旅能够为国际商业行为带来便利和实惠。
出口折磨人的汇率风险
当前中国的贸易结算机制规定,境内企业和境外企业发生贸易只能采用非人民币币种结算。大部分地区美元结算是通行做法。这样,企业在对外贸易过程中就不得不承担汇率变化带来的风险。
在美元兑人民币的汇率是1:8.00时,一家服装企业生产一件衣服的成本是25元人民币,此时可向外国客户报价3.5美元(成本是25/8="3.125美元),可以赚得0.375美元合人民币3元利润,人民币升值以后,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变为1:6.80时,一件衣服的成本变为25/6.8=3.676美元,成本增加了0.551美元,比原来的利润还多,要维持原利润必须报价在4.051美元以上,对于国外客户来说,则意味着成本增加,从而影响该服装企业的产品销路。
但假如人民币贬值,则会带来另外的困扰:若一家境内企业将向境外企业出口一批价值100万元人民币的货物,买卖双方约定以美元结算,当时汇率美元兑人民币为1:6.80,对方应付14.7058万美元,两星期后货物运到,汇率变为1:6.85,对方应支付款变为14.5985万美元,卖方就遭受了损失。
纺织服装企业是我国出口大户,因汇率变化遭受损失的纺企格外多。2008年上半年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持续上涨,绍兴一家纺织企业的老板向记者抱怨,由于没坚持按签订合同时的汇率结算,他去年底接到总价45万美元的订单,还没等到3个月后交货就已缩水近7万元人民币。企业期望能有一天与外商做生意时能以人民币结算,不再被汇率风险折磨。
试点货币国际化第一步
上海、广州、深圳、珠海、东莞五市率先成为人民币结算试点。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出口贸易。而专家认为,这一次试点的确定是人民币走向国际化的第一步。五城市并非临时敲定,上海、广东两省市为此做了数月准备,试点城市不仅外贸发达,金融业也都十分繁荣。
著名财经评论员叶檀说,在我国云南、黑龙江和新疆等边疆地区,边境贸易已经习惯以人民币结算,是草根市场的自发行为,主要是人民币现钞交易,由两边的银行进行人民币清算。这种“地摊式”的人民币结算没有大规模铺开,但是表达了人民币在周边国家的“硬度”。此次国务院确定了人民币结算试点,则是政府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自觉行为。
2008年12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对广东和长江三角洲地区与港澳地区、广西和云南与东盟的货物贸易进行人民币结算试点”。今年4月初,中国人民银行与阿根廷中央银行正式签署总额达700亿元的货币互换协定,通过此种方式让人民币成为储备货币的国家和地区总数达到6个–––除阿根廷外,还有韩国、马来西亚、白俄罗斯、印度尼西亚和香港。试点五市的人民币结算,也主要是针对这些周边国家和地区,并且采用自愿原则。
法国巴黎证券(亚洲)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兼首席经济师陈兴动分析,人民币实现国际化的路径方向已经清晰可见––首先成为贸易伙伴国的结算货币,从而实现区域化货币目标,最后成为国际化货币。
至于试点的实施细则仍在各部委磋商过程中,具体出台日期仍无法确定,将涉及的银行也在进行相关调整。
道阻且长尚需耐心等待
广东省东莞纺织品进出口有限公司的谭育新说,用美元结算一是手续比较繁琐,二是要向银行支付一定的手续费,这些成本对处于微利的纺织企业是一笔很大的负担。对出口企业来说,人民币结算的最大好处是减少了汇率变化带来的定价成本,可以在谈判中一次商定价格。
然而50余天过去,记者采访广州和东莞地区的几家企业,他们均表示人民币结算还没有进入实际操作阶段,不能向记者介绍详细情况。
非试点地区的外贸纺企也纷纷表示,人民币结算还需一个漫长的过程。中国的纺织服装企业普遍在国际贸易中不掌握议价权。针对中国出口面临的买方市场,对于许多企业来说,用什么结算方式主要取决于客户的需求,目前最主要的障碍是外商不认可。浙江亚太特宽幅印染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安心说,如果在外贸中能够使用人民币结算,他当然很开心。但是目前人民币的国际化程度不够,国外特别是欧美客户很难接受人民币结算方式。
道阻且长,但前景让人期待。国际金融危机时节,美国大印钞票摊薄环球债务,转嫁危机,美元一路贬值,国际金融体系盼望一个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货币加入到国际货币体系中,人民币无疑已经具备这样的条件。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意味着人民币的国际化里程已经开始。待到本币在外汇市场上被广泛用作交易货币并成为各国外汇储备的主要货币之一时,我们的对外贸易将不再被汇率波动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