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纺企遭遇双重失意 海外订单又旁落他人
全额退税或只是权宜之计
在价格优势几近丧失的情况下,盛传已久的全额退税能否给浙江的外贸服装企业带来一丝转机?导报记者近期在十一届浙洽会、第八届消博会的一些参展外贸服装企业中采访了解到,企业对于全额退税的兴奋度并不高。
“此前盛传纺织服装将全额退税的出口退税率此前已经上调至16%,离全额退税仅一个百分点之遥。”宁波宁澳服饰有限公司的黄国勇告诉导报记者说:“即使纺织出口产品全额退税,也只有一个百分点的利润空间。”
事实上,从去年8月份以来,纺织品出口退税连续4次上调。今年4月1日,国家提高了3000多种产品的出口退税率,其中部分纺织品、服装的出口退税率甚至提高到16%,接近全额出口退税。
企业对于全额退税“不感冒”不仅只是一个百分点的问题,黄国勇表示,现在外商的消息也十分灵通,而且对于国内的外贸政策又很了解,因此很多国外的采购商过来谈价格的时候,往往就把国内上调出口退税率作为砍价的第一理由,“即使你不接受,总有企业会接受,国内的企业不接,东南亚的企业可能会接。”
对于面临订单萎缩甚至流失的外贸企业来说,出口退税率的上调本应给企业创造更大的盈利空间,但事实上,导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大多数外贸企业却把退税的优惠让给了国外采购,以求能保住订单。
位于“针织名城”象山的巨鹰集团、宁波甬南针织有限公司等规模较大的针织品出口企业此次也来到了浙洽会寻觅订单。宁波甬南针织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承志尽管很忙,但依旧抽空来到企业的展台前询问业务情况。
“全额退税的消息前段时间也听说了,可惜这次出口退税调整中没有纺织品。”张承志表示,纺织品如果能实现出口全退税,也只能让企业稍微缓一口气而已,并不能最终解决问题。
巨鹰集团的外贸负责人郑建成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他告诉导报记者,与其提高的出口退税利润空间被外国采购商占据,不如采取另外的办法给企业补贴,能够让企业切实地得到实惠。
而有的纺织企业要向导报记者抱怨,与其纠结于最后一个百分点,不如在贷款等方面给纺织品企业松一点绑,或者加快退税的速度,让企业能够有充足的现金流,以保证订单的顺利运转。
从单一出口到“内外兼修”
对于大多数习惯了接单生产的中国加工贸易企业而言,出口转内销是“一种迫不得已的选择”。但在外贸订单萎缩、甚至不断流失的情况下,很多浙江的外贸纺织企业已经把目光瞄准了内销。
宁波布利杰集团在本次的浙洽会上占据了纺织服装馆中的一个显眼位置,但一天下来,却一笔外贸单子都没有谈成,外贸业务员严浩不由有些失落。“企业的要求是外贸订单,但现在看来,外贸的订单依旧太冷,所以要请示一下领导,能否在内销订单上有所考虑。”
“企业还是以做外贸单子为主,但如果有合适的内贸单子的话,肯定会接下来。”海宁和诚制衣有限公司的王驰宇已经是第二次来宁波参加浙洽会、消博会,面对金融危机的影响,企业的订单量下降也很明显,王驰宇告诉导报记者,外贸形势好的时候基本不会考虑内贸的订单,但现在内贸订单作为企业的一个新增长点,也是他们来浙洽会的一个重要目标。
在紧盯外贸订单的同时拓展内贸市场,导报记者在浙洽会期间采访了解到,很多外贸企业都抱有类似想法。“上半年同期出口减少了10%以上。”巨鹰集团外贸负责人郑建成希望在外贸上的损失能够在内贸上有所填补,“只要内贸的订单风险可控,我们还是很愿意接下来的。”
面对外贸企业的困境,有关专家也表示,与其上调出口退税率,不如鼓励企业从单一的外贸出口转向“内外兼修”的两条腿走路,提高纺织品出口企业的抗风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