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数据阴晴不定 中国纺织业回暖了吗?
出口企业说
支持方订单有逐渐增多迹象
“目前确实有回暖迹象,整体而言,今年一季度的情况要好于去年四季度,二季度要好于一季度。”上海协大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市场部营销主管魏巍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她指出,该公司主要出口欧盟市场,自4月份以来来自欧盟的订单有所增加,但具体数额不方便透露。她表示,欧盟客户对价格非常敏感,国内一有扶持出口的新政出台,外商就会立即打来电话要求调价。
“政府于今年2月1日和4月1日两次上调纺织品、服装的出口退税率,为了维持生意、留住客商,我们确实在价格方面或主动或被动地进行了让步。”魏巍说道。在她看来,这并不是恶意的价格竞争,而是希望通过价格让步来表达与对方共渡难关、继续合作的诚意,是特殊时期的特殊办法。她认为,公司目前订单回暖的主要原因包括金融危机的影响有所减缓,公司的实力和口碑较好,此外,适度让步的价格策略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据了解,上海协大也曾因价格过硬吃过亏。魏巍介绍说,早在2月份纺织品、服装的出口退税率刚调到15%的时候,有欧盟客户主动给业务员打电话,要求把这部分调的价格让给他们。在业务员表示要考虑一下、第二天再做答复之后,这个客户就转战其他供应商了。
“目前生产比较稳定,订单排得满满的。”宜宾丝丽雅集团有关负责人对本报记者表示。据了解,1~4月,宜宾市出口大幅下降,丝丽雅集团产品的出口率仍超过了50%,出口额同比增长了27%。鉴于近期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公司销售情况良好,丝丽雅决定从6月12日起将各规格粘胶长丝价格全线上调500元/吨。此前,丝丽雅已数次上调产品报价。该负责人对记者透露说,印度商工部反倾销调查局近日公布了对中国粘胶长丝输入印度的反倾销期中复审调查终裁结果,丝丽雅下属的宜宾海丝特纤维有限责任公司获得了所有应诉企业中最低的限制价格,其加权平均限价比行业低15%,有助于公司进一步巩固粘胶长丝产品在印度市场的地位。
山东一家不愿透露姓名的纺企负责人告诉记者,国外订单有逐渐增多的迹象,与此同时,外商过去多是小批量地下单月订单,现在则是多批次地下整个季度的订单。该人士指出,以前欧美市场对纺织品和服装的设计、质量、花型等要求较高,但受金融危机影响,目前客户普遍倾向于回归基本款,订单价格也随之下降。
反对方出口形势很糟糕
“我不知道回暖的结论是怎么得出来的,这里面究竟有多少水分,总之就我了解到的情况,纺织服装行业短期内根本不可能回暖,金融危机以来的颓势至少要持续到明年。”王亚军,福建一家服装企业国际部高级经理,并不认同个别外贸数据得出的所谓“回暖”迹象。王亚军告诉记者,从去年下半年开始,该公司的美国订单就一直萎缩,目前同比去年减少了4成多(对外宣传口径),尽管公司刷新了产品线,尝试运用了一些新面料,但出口仍然是毫无起色。他透露说,出口形势很糟糕,欧美的整体订单量减少了,仅剩下的那部分订单,除了国内同行相互争抢外,还有一部分被周边国家瓜分了。“抢订单现象很正常,现在是非常时期,谁有能力抢到订单谁就能更好地活下去。胜者为王、败者为寇嘛。”王亚军显得有些无奈。记者注意到,有数据显示,孟加拉国劳动力成本是0.22美元/小时,柬埔寨是0.33美元/小时,越南是0.38美元/小时,印度是0.51美元/小时,而我国是1.08美元/小时,我国纺织服装企业的劳动力成本优势明显下降,部分欧美订单正在大量向周边国家转移。
采访中,不少纺企反映,出口订单并没有回暖迹象,一些大企业的情况也不是很乐观。记者注意到,在日前举行的消博会上,一直伴随消博会成长的雅戈尔衬衫、杉杉西服、太平鸟女装,首次主场集体缺席。而据记者了解,雅戈尔不但没有参加今年的消博会,就连今年的春交会也一并缺席。对此,有人士分析说,这些品牌不参加大型展会,很大一方面原因在于经济不景气;另外,有不少企业是冲着订单去的,订单少,自然就不愿意去。
采访中,不少企业负责人呼吁政府出手稳定汇率。有纺企负责人称,人民币不断升值,生产成本不断上涨,生意越来越难做,现在基本上已无利可图,一旦企业对汇率预测不准,就很可能造成亏损。据了解,不少企业目前只接两三个月内的短期订单,半年乃至半年以上的长单基本上不接,除非客户愿意承担因汇率变化而上涨的成本,但很显然,海外采购商并不愿对此“埋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