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库存纺织企业棉市勉强维持平衡
生意社6月22日讯 5月份,国内棉花商业库存同比大幅下降,纺织企业大都面临“无米下炊”的窘况,而郑棉期货价格却在13000元以上盘旋。
针对国内棉市棉花供应严重不足的情况,国家及时的采取了储备棉抛储政策,出库销售共计152.3万吨棉花。但直至6月8日国家将抛储政策再次进行了微调,抛储棉成交率才有明显好转,基本维持在70%左右,日成交加权平均价也日益攀升。
正是在抛储平均成交价日益攀升的带动下,郑棉期价自8日开始也是一路上涨,连续七连阳,期价最高上探至13520元/吨,17日才首次收阴,笔者认为随着抛储的进行,棉市基本维持弱平衡,期价下滑属于理性回落。
抛储使棉市供需弱平衡
2008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逐渐波及实体经济,下半年棉花消费大幅萎缩造成棉价一跌再跌,为了稳定棉花市场价格,国家先后采取了三次棉花收储政策,共272万吨,但因为收购的多是优质棉,导致目前市场有效供应不足,供需缺口不断扩大。
据中国棉花信息网棉企调查数据统计显示,截至5月底国内棉花商业库存仅为90万吨;而目前如果按每月最低消费量70万吨算,6—9月我国的棉花消费至少还需要280万吨;再加上89.4万吨中1%关税内未使用的配额约48万吨;这样算来,供给量还缺少142万吨。而152.3万吨的抛储量正好弥补这个缺口,换言之,随着抛储的进行,棉市有效供应不足的局面得到缓解,目前供需处于宽松平衡态势。
棉花市场供需弱平衡为期价维持震荡的行情奠定了基础,即基本供需面不支持期价的大幅上涨或是深度下跌。前一轮的上涨趋势只是纺织企业补充库存,致使抛储成交率日益攀升,平均成交价也涨至高位,吸引多头资金拉升了郑棉期价,但上涨幅度肯定有限:首先抛储量充足,纺织企业库存补充量毕竟有限;其次对高价位的棉花纺织企业承受能力有限。
下游纺织品出口仍然低迷
根据海关总署11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1-5月我国纺织品服装累计出口558.52亿美元,同比下降11.04%。其中,纺织品和服装累计出口增速分别为-15.5%和-8.1%,和去年同期相比增速下降幅度依然高出41.85和17.34个百分点。5月当月,我国出口纺织品服装共123.06亿美元,环比4月减少1.87亿美元,下降1.5%,同比则减少了21.29亿美元,下降14.75%。
我国纺织业对外需依赖程度很高,因此从5月份数据来看我国纺织服装业仍处在低迷时期,上半年出口仍难有转机。由于全球经济不景气,加上4月中旬爆发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蔓延,以及周边国家订单的分流,使得欧美等主要市场客户与往年同期相比骤减。单就美国市场,2009年1-5月美国纺织服装进口持续呈现下降趋势,大部分类别进口数量降幅在2位数,总体降幅11.8%,其中从中国进口纺织服装总体下降3.08%。
因此从下游纺织消费低迷的局面看,也是难以支撑郑棉期价持续上涨,毕竟下游消费的不振,纺织企业对于高价位的棉花消耗难以持久,郑棉期价更难以持续上涨,目前盘面走势属于理性回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