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东部纺织产业升级与迁转的障碍
警惕产业转移中的白色污染
“经济发展有先后,环保门槛无高低。”武汉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伍新木强调。产业转移必须要有长远观点。我国东部在承接国际转移中,曾经为高污染、高能耗企业设置过低门槛,有过惨痛教训。西部是中国生态脆弱、经济滞后、社会相对贫困、人口较为密集的地区,面临很大的发展压力。在此轮产业转移中,中西部的产业布局、生态风险与安全问题需要认真考虑。
在防范与治理污染方面,江西省已经走在全国的前列。江西省几年前就明确提出,转移中有“三条红线”不能碰:大量消耗资源能源的项目不能引进、严重污染环境的项目不能引进、严重影响安全与群众健康的项目不能引进,等等。
东部产业升级与迁转的障碍
与西部承接的策略
虽然全球范围每一次产业转移,都不同程度造就了承接地的“经济神话”,但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院长李晓西博士指出的转出地与转入地一些障碍与困惑值得重视。
就转出地而言,东部政府更担心“腾笼换鸟,旧鸟走了新鸟在哪里?”东部可能因为产业空心化而面临失去新经济增长点的威胁。而且一旦产业结构乘上升级的快车,主导产业向信息化发展,必然产生资本、技术对资源、劳动力的高替代率,就会造成从业人员的大量过剩,更会影响到社会稳定。就转入地而言,应当看到,目前中西部地区承接转移依然面临经济基础薄弱、配套设施不足、政策引导不力等问题,投资环境亟待改善。
对于中西部地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相关专家也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首先,产业转移中各级政府的作用至关重要。就中央政府而言,应积极搭建制度平台推动产业转移、促进东中西部互动;而中西部应把管理型政府转变为服务型政府。积极营造承接产业转移的良好环境。加快交通等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打造精品投资环境。从地区优势产业出发,充分考虑中西部地区现有的产业布局,使之与原有产业协调统一,并有利于加大其原有优势产业的规模与市场竞争力以及就业。
其次,加大金融支持。对一些基本面较好、带动就业明显、无严重环境违法行为、有竞争力、有市场的纺织企业,金融机构应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努力拓展企业融资渠道,并鼓励担保机构为中小纺织企业提供信用担保和融资服务。
第三,发挥集聚效应引导产业相对集中。中西部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应坚持以优势产业为依托,围绕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形成产业配套,发展产业集群,提高工业化水平。并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走节约、环保、高效之路。
借纺织产业转移实现产业升级整合是我国纺织业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相关经验已经证明,政府在产业转移中应更多地提供积极服务,并非替代企业做产业转移的决策。行业整合必将有利于具有国际影响力自主品牌的产生,我国由纺织大国向纺织强国的迈进应该为期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