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服装企业转型升级考验周边承接体系
生意社7月3日讯 前不久,广东省服装服饰行业协会专家、广东省经贸委有关官员、清远市政府负责人、中国著名时尚产业经济研究专家同时来到位于清远英德的华侨工业园。在这里,他们进行了一场有关华侨工业园纺织服装产业基地规划的专家论证会。
闻声同往的还有几十家位于珠三角的服装企业负责人。按他们的说法是,《珠三角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对于珠三角产业定位高端化,促使他们必须重新为自己的服装工厂寻找新家。然而,这一次珠三角3万多家大大小小服装工厂的搬家历程却并不是那么容易。
样本
珠三角工厂的流浪牧歌
记者从广州驱车抵达英德的华侨工业园,一路高速,全程大致需要一个半小时。“一个半小时车程,还是服装企业向外转移可接受的距离。”严小燕,作为广州昊益制衣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在仔细询问了华侨工业园的规划后作了这样一个基本的判断。
服装产业链条长,工序多。如果一家成衣厂搬出珠三角,短期内不可能所有配套工厂都跟着来。也就是说,这家转移出珠三角的成衣厂很可能需要把自己所需的花边、布料一一运到新的工厂,完成某些工序后,再将半成品运回珠三角深加工。物流时间是必须考虑的关键因素。
广东省服装服饰行业协会有关人士告诉记者,严小燕这半年来走过全国很多园区,主要目的就是为自己的工厂寻找一个新的家。
“这几年珠三角生产成本不断上涨,服装这类劳动密集型的企业已经不适合再继续留在珠三角。更何况珠三角有了新的定位,现在不走也会被赶走。”严小燕还有一个身份是广州市白云区服装商会的会长。也许,比普通企业家看得更高远,严小燕坐不住了。
然而,严小燕近几个月来全国探访虽然都得到当地盛情迎客,却都没有合自己心思的。“说来说去,还是产业配套跟不上。”走了一圈之后发现,其他地方虽然土地丰富、劳动力低廉,可是都无法给转移出来的服装企业提供加工配套。于是,珠三角的服装企业把转移的视线移回到广东粤东西北。
“虽然在省政府认定的产业转移工业园半数左右都把纺织服装类产业纳入规划,但是承接地政府对传统的服装产业认识不够,在实际招商选资中,却大多首选引进电子信息、通信设备、机械制造等高科技项目,传统型服装产业受冷落,更别说设立专门的服装产业转移园。”严小燕说起这样的亲身体验时很不解。
严小燕的不解是整个珠三角服装企业的不解。这个拥有3万家企业、百万从业人员的产业群体大部分分布于珠三角的东莞、深圳、广州、佛山和江门等地产业集群内,由它们完成的服装产量和出口量多年来在全国位居第一。珠三角转型升级,重点调整劳动密集型产业,服装业应该算是此项工作的重点。然而,在“双转移”过程中,服装业遭受了“冷遇”。今年初,广东省服装服饰行业协会曾就珠三角服装产业转移中的尴尬境地作了书面调研报告并上报政府部门。该报告经本报披露后一度引起社会高度关注。
“实在(在广东省内)找不到更合适的,我们只能流浪到省外了。”一位希望把工厂搬出番禺的企业主说起来有点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