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企纷纷寻求港澳进口纺织原料
生意社7月3日讯 根据财政部通知,从今天起,大陆对CEPA项下原产于中国香港、澳门的部分商品实施零关税,其中纺织品原材料所占比例很大。而受此影响最大的莫过于东莞的纺织企业,莞企们也纷纷寻求从港澳进口纺织原料。
莞企寻求港澳渠道
“这个消息部分莞企已经知晓,很多企业正在寻求港澳方面的货源。我最近正在与贸易公司接触,希望能够从香港方面进一些天然棉原料,但是至今还没有能够落实。”东莞市纺织服装行业协会常务副秘书长潘日辉告知记者。
据了解,虽然东莞的港资纺织服装企业甚多,但真正从香港方面进口原材料的企业并不占多数。但是零关税的诱惑实在太大,相当于企业的原料成本可以比以往便宜10%左右,所以企业“掉头”取道港澳自然是情理之中。“我们是想这样做,但是现在找货源并不容易。”茶山的一企业负责人讲道。
从《关于2009年下半年对CEPA项下部分货物实施零关税的通知》内容来看,共涉及完成原产地标准核准的28项香港商品、475项澳门商品,主要为食品、药品、纺织品等。尤其在纺织原料方面涉及和品类比重较大(如表)。
此前据一些莞企透露,从国外进口的棉原料本身在价格方面就有一定优势。例如之前国内棉纱的价格在22000元/吨的时候,香港方面的棉纱19000元/吨就可以进货。而这些棉纱的原产地,大部分还是在国内,由于国内15%、16%的退税,即使存在10%的关税,仍然有价格优势。
“关税取消后,至少有10%的成本可以降下来,这意味着价格有了更大的空间,也客观上增加了纺织原料的套利空间。”那位茶山企业的负责人讲道。
这位负责人的话,不禁让人产生两个联想:一是未来中国出口到香港方面的棉纱等纺织原料会进一步增加,另一方面,国内的企业进口国外经过加工的纺织原料的量也可能进一步加大。原本物流成本的存在,使国内退税引进的套利空间有限,但是“零关税”政策实施后,这种套利的空间自然加大。
原产地标准是最大障碍
尽管“零关税”有可能使纺织原料有了“套利”空间,但是产品的原产地标准有可能会成为最大的障碍。“原产于中国香港、澳门,并已完成原产地标准核准的28项香港商品”的规定,使享受优惠的产品限定在已经完成原产地标准核准的商品。
尽管CEPA附件2规定了三种具体的原产地的认定标准,而且对这三种标准均作了进一步的定义和解释,但仍有很多专家认为,CEPA附件2对“实质性加工”的认定标准规定得不够明确,主要表现在“制造或加工工序”以及“从价百分比”两个标准的规定上,认定符合规定的特征也比较困难。
海关总署方面对原产地问题同样非常关心。此前海关总署一发言人称,内地每年从香港进口的商品大量的由香港转口,也有其他国家和地区生产的产品,因此要把原产于香港的产品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产品中区别开,让真正原产于香港的产品享受优惠,而避免不是香港生产的产品通过蒙骗、违报原产地享受国家优惠的关税,这个问题不解决好,会使许多非香港生产的产品利用CEPA,偷逃国家税款,不仅冲击内地企业,甚至出现谎报原产地走私合法化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