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改变大而不强 小而不精的局面
生意社7月15日讯 纺机业实施资源优化和结构优化势在必行,然而目前难度还很大,究其根源则是因为一些陈旧思想依然很浓,比如“宁当鸡头不当凤尾”,“爹有娘有不如己有”等,这些习惯思维难以打破,也就制约着资源优化和结构优化的实施,因此,要想资源优化、结构优化首先就是要解放思想。
还有一个问题比较难解决,那就是如何把分散的力量组织起来。以无梭织机为例,在日本,无梭织机的生产企业只有三家,在欧洲和意大利也只有屈指可数的几家,而我国却有二十几个厂同时生产,而且在技术上基本都处于同一水平,没有自己的拳头产品,也形不成批量生产。如何合理组织这些企业的力量进行智能化无梭织机的研发和生产是一个重要课题。要想适应工业化、现代化、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大而不强,小而不精的路子已经行不通了,实行专业化生产和社会化协作是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力量太过分散就难以做专做强。需要强调的是,纺织机械工业的组织结构调整不可能采用行政办法进行干涉。规划指出“要支持装备制造骨干企业进行联合重组”,只有遵循经济发展规律,靠企业自律,靠行业协会的组织协调来进行行业、企业的组织结构调整,才是可行的。
行业、企业、产品要想做强,就必须从思想认识开始,从基础做起,从每一种产品的创意设计开始,逐项落实,把工作做好、做扎实。
何谓强?产品有比较高的技术水平,占据比较大的市场份额,有较长的市场生命周期;产品的质量过硬,有好的服务网络,较大的覆盖率;产品符合国际准入标准;产品品牌得到国内外用户认可。那么我国有没有这样的纺机产品呢?只能说有相对接近强的产品。比如:粘胶纤维机械、涤纶长丝、短丝机械、纺纱机械等等,还有不少纺织机械专用基础件,包括喷丝板(头)、纺纱锭子、牵伸摇架和钢领等等。如果继续努力提高产品质量,提高技术水平,就有可能做到强。
要想做强就要有具体措施。首先要大幅度提高基础配套件和基础工艺水平。其次,要把分散的社会资源有机地组织起来。纺织机械企业应该是该大的大,既大又强;该小的小,既专又精。这样就能够形成专业分工、大小结合、既专又强、各有特色的格局。
装备制造业调整振兴规划提出来实施国产首台(套)装备补偿政策,将有利于推动国产大型化纤设备和特种纤维设备实现国产化,使我国的粘胶溶剂法工艺纺丝技术,碳纤、芳纶等高新技术纤维的纺丝工艺技术与成套设备国产化。利用“部分确有必要进口的关键件及原材料,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的政策,可以对喷气织机、自动络筒机等主机的关键配套件先行进口,再进一步消化吸收来逐步实现其国产化。我们应按照“提升大型铸锻件、基础部件、加工辅具、特种原材料等配套产品的技术水平”的指引,实现纺织机械专用基础件的技术攻关,包括提高化纤纺丝计量泵、油剂泵、喷丝板(头)和高速卷绕头等关键工艺技术的改善和质量水平的提高。纺织机械企业自身也要进行技术改造,铸造、锻造、钣金加工、热处理,表面处理和机械加工,需要围绕新产品研发、新工艺、新技术的推广进行技术改造,以实现企业技术进步。
应当看到,国产纺织机械工业同国外的差距仍然不小。庆幸的是,纺织机械工业的发展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被重视过,有这么多的政策支持。必须承认,这是历史上难得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