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挽救皮尔·卡丹?
生意社7月16日讯 近日来,皮尔·卡丹要出售在华品牌专营权的传闻,成功吸引了各界人士的目光。
三十年前,这位设计师给刚刚苏醒的中华大地带来第一场法兰西时装秀,从此以其名字命名的服装品牌,连同金发女模特的大胆衣着,不约而同刻在了中国人的脑海中,成为国际时尚潮流的象征。三十年后,这位耄耋之年的老人以及身后庞大的商业帝国,再次被人们所津津乐道,因为倘若中国民企能够成功收购皮尔·卡丹,这将成为金融危机下中国服装“抄底”海外一线品牌的经典案例。
可以说,两个如此特别的“第一次”,激起了包括财经界、时尚圈、各大媒体以及普通消费者的广泛热议。目前来看,由于立场、角度各异,坊间的观点也莫衷一是,但基本上分为三种声音,一是“温州民企买法国大牌是糟蹋名牌”,二是“20亿领养皮尔·卡丹,中国企业是个傻小子?”,三是“重金买洋品牌不如自己创品牌”。
总之,无论持何种观点,关于这起收购案,还是反对者居多。这看似有些匪夷所思,为何无人为收购国外大牌而骄傲,为中国民企鼓掌喝彩?仔细思量,这种普遍的质疑之声似乎又蕴涵着某种难以道明的情绪,归根结底只能说:中国人民对这个品牌的情感有点复杂,而鼎鼎大名的设计师皮尔·卡丹也不够纯粹。
“法国人会不会在乎皮尔·卡丹被卖掉”、“缺少了皮尔·卡丹的品牌还会是皮尔·卡丹吗?”当看到这样的评论,不知道深谙皮尔·卡丹背景及运营之道的时装界人士会作何反应,或者只能无奈地表示,大部分人对这位传奇人物还知之甚少。对于中国人来说,一直以来,皮尔·卡丹都与“法国设计师”这个标签捆绑在一起,而事实上,这位来自意大利的“坏小子”至今也没有在法国高级时装界找到自己的位置,更耀眼的光环始终属于Chanel、Dior。
一个改变命运的转折是,皮尔·卡丹由于在上世纪50年代提出“成衣大众化”,曾被保守的高级定制界赶出巴黎女装新迪加。正是从这个时候起,皮尔·卡丹的野心开始超过了服装范围,并将目光投向更远的地方。如今,皮尔卡丹的商业帝国涵盖服饰、皮具、餐厅、酒店、食品等领域,在全世界拥有400多个商标代理合同,在130多个国家和地区代理和销售。
他将品牌授权和许可证经营发挥到极致,他是这部巨大商业机器的唯一老板。正是“时装设计师”到“商标大王”的身份转变,造成了今日各大商场“皮尔·卡丹”产品乱象:有人买过一件皮尔·卡丹夹克,有人穿过皮尔·卡丹内衣,还有人用过皮尔·卡丹电话机……这些来自于不同的公司、不同的产地的不同产品,给中国消费者带来第一国际品牌日渐“沦落”的不良印象。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不少财经界人士就中国民企重金购买皮尔·卡丹表示担忧,认为这是一笔“不划算”的生意,然而,又有多少人能理解,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卡丹”情结。不过,对于素以精明著称的温州商人来说,他们会甘愿为这种情结付出昂贵的费用吗?他们又能否让这个已经失去价值的品牌起死回生?
话说这次并购风波中备受争议的企业,莫过于卡丹路(意大利)有限公司。相关资料显示,这家公司除了持有卡丹路品牌,还持有意大利都彭服饰商标,并且是鳄鱼恤皮鞋的国内总代理。此外,这家公司负责人来自温州永嘉,这一地区的企业大部分都在从事国际品牌代理,主要产品是服装和皮鞋、皮具,如金利来、鳄鱼恤、花花公子、梦特娇、华伦天奴、皮尔·卡丹、卡丹路、啄木鸟等。
这些中国消费者十分熟悉的品牌,曾是上世纪80年代中国先富起来的人身份、地位的标志。虽然如今已经退出一线市场,但仍在二三线市场仍然保持着较高的市场占有率。而这些通过国际品牌代理快速起家的温州商人,在过去的三十年积累了惊人的财富。如今,“翻身”掌控品牌所有权的机会终于来了。
关于这个问题,有一家企业似乎最有发言权,该集团曾是华伦天奴品牌的独家代理商,却在去年不得已让这个真正的意大利一线品牌退出中国市场,原因在于疯狂的“傍名牌”令其无法生存。但有意思的是,如今这家曾在华伦天奴惨遭“滑铁卢”的企业,也正在积极参与皮尔·卡丹竞购行动。
皮尔·卡丹的品牌命运最终将走向何方?温州商人重金购买皮尔·卡丹,究竟是种不理性的投资冲动,还是一场自我救赎式成长?目前答案还无法揭晓。但无论怎样,如果说三十年前海外品牌进入中国,新的经营理念与设计思潮为中国服装业打开了一扇资本积累的大门,那么如今民营服企集体寻求品牌成长平台的举动,或许可以视为中国服装业品牌时代的真正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