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棉或挑战14000元关口
后期供给可能存在缺口
国内产量方面,2008/2009年度,中国棉花产量为803万吨,但同期国家收储了272万吨,虽然国家自5月下旬开始实施规模为152万吨的抛储政策,但实际上仍有120万吨进入了国储,国产棉花的供给较上年下降了18%左右。
进口方面,截至今年5月份,本年度我国累计进口棉花103.7万吨,同比下降43.3%,进口棉大幅下降的一个主要原因是滑准税进口部分迟迟未发放。
库存方面,据中国棉花信息网公布的数据,截至6月底,国内棉花商业库存总量为79万吨(不包括国储棉,包括外棉),其中内地库存51万吨,新疆库存28万吨。目前的库存数量,仅能维持1个月左右的正常需要,库存较低。
国储抛售方面,国家自5月22日开始抛储,截至7月15日总共抛储87万吨,目前日均成交量在4万吨左右。按照目前的抛售进度,剩下的65万吨将在7月底8月初全部抛售完毕。
尽管受经济危机的冲击,棉纺织品出口受阻,棉花需求的萎靡,但是中国国储的大量收购以及棉花进口量的大幅减少,使得正常情况下可能出现的供给过剩局面转变成了目前的有效供给趋紧的状况。
国储抛售、中间商囤棉不容忽视
由于目前市场上现货资源缺乏,购买储备棉已成为用棉企业的首选。国储棉的抛售状况也成为近期市场关注的焦点,尤其是2003年的陈棉,由于存在价格优势,受到了市场的热烈追捧。从每日的成交情况来看,自从陈棉上市以来,每日的成交率都接近100%,虽然陈棉品级偏低,因而绝对价格相对较低,但由于下游购买积极,折算成328级后的成交价格实际上远远高于2008年的新棉,也高于目前现货市场上328级标准棉的价格。为了抑制棉价上涨过快的势头,国家又多次增加每日抛储数量,从最初的2万吨左右增加到目前的5万吨左右,但丝毫未能影响下游的抢购热情。
在国储抛售、而下游纺织企业经营状况未出现明显好转的情况下,期现价格不跌反涨、竞拍热情日益高涨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中间商的囤货行为。虽然抛储初期发改委曾明文规定,所有纺织企业购买或通过其他交易商代理购买的储备棉只能用于本企业纺纱生产需要,不得转卖,不得用于交易市场商品棉电子撮合交易的交割和期货交割。但是由于考虑到年度后期可能存在的供求缺口,如果国家不增加进口,棉价将很有可能出现大幅上涨行情,因此许多中间商通过纺织企业参与竞拍,并将竞拍所得的棉花囤积起来等待后期销售。据业内人士估计,目前已经成交的国储棉中,除了少数由实力雄厚的大型纺织企业获得用于生产外,其余绝大部分仍在中间商手里。
美棉走高对郑棉产生支撑
在国内棉花价格持续上行的同时,美棉也展开了一波幅度较大的上涨,目前美棉已处于前期高点附近,有望刷新自去年下半年大幅下跌以来的高点。
美棉近期的大幅上涨主要源于资金推动。截至7月10日,ICE棉花期货投机净多头率为9.5%,而截至6月19日当周还处于净空状态。
综上所述,在后期供求存在缺口的预期下,中间商的囤棉行为有利地推动了国储抛售价格的持续走高。受此带动,国内期货、现货价格持续攀升。2008/2009年度剩下的几个月份中,国内棉花市场的价格走势将主要受国家政策的指引,在棉花价格持续上行的情况下,抛储即将接近尾声,后期国家是否采取措施抑制棉价过分上涨以维护下游纺织企业的利益、是否增加进口棉数量以弥补市场的供求缺口,将是值得我们密切关注的问题。由于目前棉市市场上投机氛围较浓,近期郑棉价格或将挑战14000元关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