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货市场行业自救 行业标准能否成"救命稻草"?
大量加工厂的倒闭或转型,直接导致了尾货量减少,国内一些新开的尾货市场货源无法保持稳定,只能用大量正货填充市场,导致其性价比无法吸引普通老百姓。
“一些新开的尾货市场既没有价格优势,知名度又低,客流自然就会减少。非尾货占的份额太大,市场的总体价格必然会提升,其价格的竞争力就会丧失。”天兰天服装尾货市场总经理曾群海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对于很多尾货市场倒闭原因如是解释。据调查,在经营面积超过5000平方米的多数“尾货”市场中,尾货经营商户比例不到商户总数的35%,滥竽充数的现象严重。而尾货经营商户比例过低,导致尾货市场销售的商品性价比难以吸引一般老百姓,从而导致经营商户收入青黄不接,陆续停止经营撤离市场。
此外,尾货本身也有难以克服的缺憾。由于在消费文化、消费档次、生活方式和人种上的差异,外销产品拿到国内销售,往往存在“水土不服”的情况,“比如专门给美国市场生产的牛仔裤销往国内会不符合‘国情’,出口到美国的女士牛仔裤胯部都比较大,这和美国女性的身材有关,而且还存在‘虚荣尺寸’,往往牛仔裤的腰身比实际标明的大一号,满足美国肥胖女性想苗条的心理,这样的产品进入国内出现滞销在所难免。”周方平告诉《中国经济周刊》。
但尾货市场只卖尾货似乎并不可行,至少目前还没有出现只卖尾货的尾货市场。梁吉良对《中国经济周刊》说:“天兰天的商户也并非100%的尾货商,尾货商大约占了70%-80%。但这个比例不能再低了,尾货比例太小最终可能会导致尾货市场难以以价格取胜,终将昙花一现。”
模式细分是出路?
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
众多尾货市场难以为继,触礁撤离;而令人吊诡的是,一些尾货市场仍然在一年内获得了超过30亿元的销售额,并依然保持扩张姿态。
据梁吉良统计,去年夏天至今,北京天兰天服装尾货市场、天兰尾货鞋城、天汇尾货商城、天通尾货市场、回龙尾货淘宝城等八大尾货市场销售额已超过30亿,加上品牌尾货折扣店、库房批发、零散的商户在内销售额将突破50亿。另据调查,北京5000平米以上的专业尾货市场已超过15家,今年前四个月就开张了3家以上,目前还有三四家超万米规模的尾货市场、淘宝城正在招商。
而现有的尾货市场也在没有停止前进的步伐。今年4月30日,打着“名品+低价”招牌的天兰尾货奥特莱斯开业,宣称价格比大商场品牌低50%至60%甚至更多。这个号称是“升级版”的尾货市场,已有红豆、鄂尔多斯、恒源祥、乔丹、绅士、花花公子、太子龙、361°、特步、达芙妮等40余个国内品牌进驻,同时买断了50余家国内二三线品牌独家处理折扣库存权。
诞生于美国的“奥特莱斯”(OUT-LETS)英文原意是“出口、出路”的意思,是由工厂店逐渐发展为专门销售过季、下架、断码品牌服饰商品的一种商业业态,又称品牌直销购物中心。而天兰尾货奥特莱斯这种新型尾货市场的出现,在尾货行业内部也引起了争议。争议集中在这种模式是尾货市场的升级还是细分?
“天兰尾货奥特莱斯可以说是新型模式的探索,也可以称之为尾货市场的细分。”梁吉良向《中国经济周刊》解释说,天兰尾货奥特莱斯区别于传统摊位市场,这里100%主要经营品牌商品,厂家和区域代理商直接铺货,非联营模式,因而比大商场更能争取最大的折扣空间;此外,执行统一收银,统一管理等一系列尾货主体升级后管理措施。
专业委员会正在酝酿
细分也好,升级也罢,《标准》的伺机而动,让尾货市场终于进入了“标准时代”。
7月1日起开始实施的《标准》对尾货市场的设施、商品质量管理、商品陈列、进货管理提出了具体要求,还要求尾货市场销售商品必须滞后于正货市场以及商场超市渠道,并与正货市场存在空间的距离。
据介绍,一些品牌服装公司为了保护指定代理商的利益,两年之后才允许库存产品流入市场,因此尾货的款式较正品要陈旧一些,而那些外贸出口剩余的尾货,也要半年之后才能进入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