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市观察:处境尴尬的棉储库
一年300多万的财政支出
铁力、尚志、五常三个棉花储备库建成于1967年和1968年,出于当时“备战备荒”的需要,“靠山隐蔽,交通不便”的指导思想使这三座棉花储备库都选择在山区修建。
据本刊记者了解,每个储备库区设计库房为20栋,每栋库房占地500平方米,每个库区储棉能力为10万担。建库几十年,这三座棉储库存储总量超过80万担。
一位老职工讲述了棉储库当年的辉煌:“那时棉花多的时候,家属都要去打工,用小车拉着入库、出库,一车给多少钱。那时候管得特别严,门口有警卫,场区有保卫的巡逻。”
黑龙江非产棉区的尴尬地位,让当地棉储企业获得棉花储备任务的几率降至冰点。
资料显示,1998年,国务院《关于深化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决定》要求,完善储备棉管理体制,实行储备与经营分开。2001年,国家相关部门筹建中储棉公司,基本职能定位在根据国家计划和指令,负责中央储备棉的购进、储存、调运、销售和进出口业务。
2003年中国储备棉管理总公司成立,作为政策性公司,中储棉公司承担起调节棉花余缺、平衡市场供求的职能。中储棉公司对租赁仓库实行招标制,建设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储备库几乎失去了准入资格。
由于老的储备库存量少,交通不便,条件不好,黑龙江省的三座棉花储备库已经无法争取到任何国储棉指标。自2000年开始,三座棉花储备库就处于只出不进的状态。至2003年库储棉全部出空,储备库便一直处于空库状态。
据记者调查,铁力、尚志、五常三座棉花储备库在2000年划归黑龙江省供销社,并明确为“社有资产”。
2003年,棉花储备库进入“省级财政预算内单位”,职工从此捧上了“铁饭碗”。黑龙江省棉花存储库转为事业单位编制的职工有150人。现今,仍然有事业编制职工110人。
黑龙江省供销合作社一位领导说,当时在省里做了不少工作,企业的职工吃上财政饭,这在全国也是绝无仅有的事。
对这三座棉储库,一位内部人士向记者透露,每年省级财政要负担300万元左右的支出,还会有数额不等的“道路维修费”、“办公费”和“事业费”。一位存储库的领导也向记者证实:“所有人员都是财政开支,每年我们都会申请一些钱,用于办公和接待。”
存还是不存
“国储棉”即国家储备棉,是作为战略储备的物资和经济调节物资。上世纪60年代,为适应“备战备荒”的需要,中国突击建设起约150座棉花储备库,这些储备库迅速建成并投入使用。
1998年,棉花作为商品进入市场。多年来,以市场为主导形成价格、以国家储备棉为调节的市场机制基本形成。
公开的资料显示,目前全国棉花生产总量约为1.5亿担,供需基本平衡,少量不平衡,可以通过品种进行调节。目前国内棉花市场的形势是产量上升,用棉比例下降;国际棉花需求比例上升。
张文明似乎对争取到国储棉计划还抱有一点期望,他说:“黑龙江是高寒地区,军需民用的,国家应该从全局摆布上加以考虑,在黑龙江储存一部分棉花。”
张文明表示,棉花储备库目前状况良好,完全可以承担存储任务。黑龙江省供销合作社监事会副主任王贵堂向记者介绍说,棉花存储涉及的部门较多,各个部门反应不一:发改委持积极态度,供销总社是急先锋,银行持不同意见。
王贵堂不赞成进行大量的棉花储备,他说:“大量储备棉花会造成财政负担过于沉重。上世纪90年代用于棉花存储的资金就有450亿元到500亿元。棉花市场放开,天塌不下来。现在替代产品这么多,人造纤维,人造产品,不缺棉花存棉花干什么?棉农的利益需要保护,不能通过储备来解决。”
对于能否通过争取国储指标,以解决棉花存储企业的现实问题,王贵堂语气坚决地说,“那根本不可能。”他随后也向记者表示,从全局摆布来看,“军需民用储备还应该重视,在黑龙江应该有这么一个事儿。”
按照国家有关棉花储备规定,省级政府根据本省(自治区、直辖市)棉花供求平衡形势,自行确定是否建立地方储备。黑龙江省发改委经济贸易处的一位工作人员表示,国储棉计划由国家发改委下达,黑龙江没有省级棉花储备,企业用棉通过进口,每年会得到一定的进口配额,但数量非常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