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中迎来最好时光 童装王国逆市上行启示录
生意社8月20日讯 “遍闻机杼声”,“比户咸织绸”,历史上,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织里镇就与纺纱织布密切相关。今天的织里,已是名副其实的“童装王国”,去年以来,这个童装名镇在全球经济危机的大背景下却迎来了发展的“最好时光”。
2008年,织里童装销售收入突破100亿元,当年生产各类童装4亿件(套),现有童装类企业1万余家,今年销售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谈起织里童装危机下的兴盛,织里镇镇长周建荣如数家珍。
不过,织里人没有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而是立足长远,谋划如何转型升级。
“该是打破瓶颈的时候了”
20余年的发展,织里童装集群规模全国领先,高速缝纫机15万台,从业人员25万人,国内市场占有率30%以上,产品辐射全国110多个大中城市,国内市场覆盖率98%,童装产量和市场占有率连续九年保持全国首位,全国最大的童装制造业中心,织里当之无愧。
“2008年是织里童装最好的一年,但转型升级迫在眉睫。”湖州市吴兴区织里童装商会会长、湖州益华制衣公司总经理张连中对CBN记者分析说,由于产品90%以上内销,再加上广东、福建童装企业受金融危机影响大,今年又有近千家外地企业转移至织里,一些面料供应商纷至沓来,织里今年的童装形势依然很好,但是织里绝大部分是中小童装企业,只有生产优势,没有品牌附加值,面临着渠道和品牌的瓶颈,“该是打破瓶颈的时候了”。
童装制造环节利润只有15%左右,80%以上的利润在前端的研发和后端的营销环节,织里童装依靠低成本扩张,走低价路线,发展到如今的集群规模,但是有影响力的品牌太少,品牌附加值不高。湖州市吴兴区区委常委、织里镇党委书记陈鑫堂画了一个扁扁的三角形,一万家织里童装类企业大部分是小企业,年销售收入超过3000万元的只有100多家,而处于尖顶部分的企业更是凤毛麟角,全国400多个知名品牌,织里只有几个。
陈鑫堂给织里童装明确了一个五年的产业转型目标,“转型有风险,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去年是织里童装的整治年,在安全和产品质量上花力气,今年则是“提升年”,明年是“升级年”。去年织里开始实施“四五五”工程:即规模型、品牌型、科技型、外向型四大战略,将织里打造成全国童装的先进制造中心、引领童装潮流的设计中心、童装品牌的集聚中心、国内童装的营销中心和童装产业信息发布中心;培育童装产业领军人物100名、童装市场销售100亿元、市级以上品牌100个、外贸企业100家、龙头企业100家。
一个由政府和投资商共同投资25亿元开发建设的织里中国童装城8月18日也破土动工,旨在通过打造国际化童装交易、研发和展示基地,为产业升级提供载体,也推动湖州现代服务业发展。浙江服装协会童装分会副秘书长、织里中国童装城总经理方家利称,希望织里中国城能比肩义乌中国小商品城、柯桥中国轻纺城、海宁中国皮革城。
品牌之路
“一根扁担两只包,一本地图全国跑”,湖州纺织协会副会长、今童王服饰有限公司董事长濮新泉1996年依靠6台缝纫机起家,如今已在全国开设300多家品牌连锁店。濮新泉谈起今天的成就,仍然很谦虚,“相比全国知名童装品牌,今童王还在成长之中”。
今童王的品牌之路始于创业之初,现在今童王尝到了品牌的甜头。2008年,今童王销售收入同比增长40%,濮新泉表示,关键在两点:强大的营销中心和一支活跃的设计团队。在今童王公司展示中心,一件件款式新颖、颜色出挑的童装吸引了记者的眼球。这得益于今童王在上海拥有研发中心和一批高端设计师。今年以来,今童王在全国开设200余家品牌连锁店,在日本和俄罗斯也开设了分店。
织里镇已经形成了从面辅材料设计、印花、绣花、纽扣到成衣制造的完整产业链,在100米半径内就能完成配套。张连中说,产业链完善,政府重视,很多小企业不想做品牌、做渠道,现在做做批发,一年少则赚个三五十万元,多则三五百万元,小日子过得也不错,转型并不那么容易。
不过,织里已有十多家企业开始了品牌运作之路。张连中坦言,益华制衣公司的品牌之路开始得较晚,最初并不顺利。2005年、2006年开始品牌运作,缺乏经验,做砸了,那两年日子很艰难,去年再次启动,目前还比较顺利,已有100多家品牌店。“转型相当痛苦,原来批发代理省事多了,现在做渠道,投入加倍,但渠道做好后,相信会有快速增长。”张连中对童装这一朝阳产业颇有信心。
织里镇每年拿出1000万元,作为做大做强做优产业扶持基金,希望当地企业提升品牌,同时也引进好品牌。“政府推动,顺势而为,关键还在企业领军人物,他们要解放思想,有胆量和魄力。”陈鑫堂表示,低成本扩张必然要走向品牌扩张,有品牌才能赢得市场,得市场者得天下。
12年从事童装产业服务的织里镇党委委员王英认为,去年织里童装企业自主投入40多亿元,用于兴建厂房、招聘人才、开设专卖店,未来几年织里童装产业将迎来爆发期。
陈鑫堂希望通过5年甚至10年的努力,织里童装品牌能形成低档、中档、高档品牌三足鼎立的局面。织里也在积极营造良好居住环境,吸引高端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