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退税分析:“只要东西卖出去”还远不够
生意社9月1日讯 针对纺织企业对出口退税政策并未带来实际利润的说法,最近,商务部官员在接受《经济观察报》采访时再次强调退税对于保市场的重要性,“调高出口退税率不是简单的补贴,是要保市场。那么,只要东西卖出去了政策目标就实现了。我们要的并不是利润。”商务部的一位官员回应。
2008年8月到2009年的6月,中国政府共上调了七次出口退税率,纺织服装业六次在上调之列。尽管一些纺织品的退税率已经接近20%,达到历史峰值,但纺织企业普遍没有得到“实惠”,因为退税只是给了外商压价的机会,换句话说,退税的“实惠”给了中间商或国外消费者。
当然,按照商务部官员的解释,调高出口退税率的政策目标本来就不是企业利润,“我们一直强调,保市场、保就业是最终目的”。“只要东西卖出去”,工厂就不会倒闭,失业就不会增加,而且,市场也就保住了,政策目标就算实现了。
给某些行业或产品税收优惠,本质上是拿其他纳税人的钱补贴它们。如果这些钱确实能补贴到这些企业身上,也算肥水不流外人田,等这些企业盈利能力强了,自然会反哺社会。现在的情况是,退税并不能使它们“更强”,充其量只是令它们不死,而补贴悉数落入中间商和国外消费者兜里,怎么看,退税都不像是一笔聪明划算的买卖。
姑且同意退税能够“保就业”的说法,则需要探讨,靠退税支撑的开工率能维持多久?如果更多行业不景气,是否全部给予税收优惠?如果纺织品接近20%的退税率仍不能“保市场、保就业”,是否需要继续加大退税力度,甚至直接给予财政补贴?最后需要问的是,财政资金从哪儿来?难道不是一个个有利润的纳税人贡献的吗?总不能平白无故印一堆钞票吧。
“保就业”当然是大事。但如果只是为了维持过剩或落后产能,这样的就业并不能给从业者带来希望。与其让人们在不死不活的过剩产业中挣扎,或许不如直接把退税的资金补贴给他们,让他们在前景更好的行业寻求新的就业机会。
最近,宏观政策变得很微妙,“结构调整”大有取代“保增长”,成为新的主题词之势。所谓“结构调整”,就是要把产能过剩、不符合环保政策等行业的比重“调下来”,腾出发展空间和资源,给前景好的产业让路。
纺织品行业中,那些至今享受优厚退税政策的产业有没有过剩产能?这几乎不是问题,不论统计数据还是市场反应都给出了答案。一方面要“保市场、保就业”,另一方面又要“调结构”,而且“调结构”往往多采取行政命令方式,完全相反的政策目标怎么可能同时实现?
事实上,“调结构”并不需要那么多大张旗鼓的行政命令。企业在市场中生存,什么东西卖得好,自然会加大投入,多产出多盈利,什么东西不好卖甚至亏损,自然会削减投资,收缩规模,甚至转产。说到底,没有任何证据表明政府比企业有更大本事认识和把握市场走向,以至于有权力代替企业作出投资决策。
如果财税补贴只是为了让企业“把东西卖出去”,达成所谓“保市场、保就业”的目标,本质上,那只是在保护缺乏价值、应该被淘汰的产业,只是拿纳税人的钱降低社会整体福利,而不是像某些官员说的那么动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