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亿元巨资投资河南纺织
三是资金来源地集中,产业梯度转移明显。签约项目中,8个外资项目全部来自香港,占签约总额的20%;内资项目集中在浙江、福建、广东、江苏、上海等沿海地区,均为产业转移项目,投资总额133亿元,占签约总额的73.8%。
对接会
6家企业签署合作协议,投资总额达6.5亿元
“项目对接会”素来被认为形式大于内容,本次服洽会中的项目对接会却是硕果累累。有6家企业在会上签署合作协议,投资总额达6.5亿元;27个项目达成了初步合作意向,投资总额达43.51亿元。
昨天的对接会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举行,对接会从上午10点开始,下午5点结束,共举行6轮150场次,参加对接洽谈的人数达千余人次。有160余家投资商与会,其中有“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企业劲霸男装股份有限公司区域代表、“中国驰名商标”彬伊奴服饰、美国知名品牌苹果服饰生产商、上海天润服饰有限公司、连云港华阳玩具有限公司等企业代表参加了项目对接。
通过对接洽谈,6家企业在会上签署合作协议,投资总额达6.5亿元人民币;27个项目达成了初步合作意向,投资总额达43.51亿元人民币;还有部分项目另约时间洽谈。达成初步合作意向的项目中,包括广州一鼎红纺织有限公司大豆纤维纺纱生产项目,杭州福盛服饰公司程方纺织园项目。
同时,省商务厅、省发改委、省国资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财政厅、省国土资源厅、省环境保护厅、省国税局、省地税局、省工商局、省外汇管理局、郑州海关、河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等13家政府职能部门现场为洽谈各方进行了政策答疑。汇丰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招商银行等金融机构就有关企业融资等方面的问题与洽谈各方进行了交流。
亮点
河南服企竞相展示产品中的“科技含量”
在众多参展企业中,记者发现,不少河南服装企业都在展示自己产品的“科技含量”,像大豆蛋白纤维、鹅裘绒等。来自福建的客商刘先生表示,有自己的专利技术很重要,河南企业有了这方面的意识,他此次就是奔着技术而来的。
滑县华康实业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他们的大豆蛋白纤维技术是自己研发的,刚上市时很多人并不接受,后来他们参加了各种展会,目前产品很受欢迎,已经有很多固定客户了。
来自濮阳的河南省雪鸟实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闫兆瑞向记者展示了他们的新产品鹅裘绒,就是把羽绒织在柔软的布上。他说,以往他们主要做外销,金融危机爆发后,才转做内销,因此针对国内市场特点,他们刚刚研发了这款产品,预计明年上市。这款产品主要用作羽绒服的填充物,使用它可以使羽绒服更轻薄。
夏邑祥熙织造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怀坤昨天很忙碌,一上午时间,来咨询的客商络绎不绝,据他介绍,他们是河南唯一一家为江浙玩具企业生产配套产品的企业,工厂原来在常熟,目前他们生产的狮子绒、韩国绒、珊瑚绒、孔雀绒等绒类布品很受江浙玩具企业的欢迎。
专访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会长、中国服装协会会长杜钰洲——
除了承接转移,河南服企还要“借船出海”
承接纺织服装玩具产业转移的过程中,河南的优势是什么?河南的服装企业又该做些什么?开幕式结束后,记者带着这些问题采访了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会长、中国服装协会会长杜钰洲。
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使中国纺织工业遭受严重冲击,企业停产关闭增多,今年1~2月陷入谷底。可喜的是,从3月份以来中国纺织工业开始企稳回升。
杜钰洲提供了一组数据:规模以上企业中有5万多家内销产值同比增速已经从2月底的6.63%上升到7月底的11.14%,工业增加值从2月底的累计同比增速5.8%上升到7月底的8.5%,其中7月当月增加值同比增速达11.3%。
而今年1~7月,东部5省1市纺织工业总产值增长5.38%,纱产量增长8.23%,服装产量下降14.20%,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6.34%;中部5省总产值增长14.40%,纱产量增长13.06%,服装产量增长23.82%,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0.94%。
这场危机提示,中国纺织工业必须加快从主要依靠劳动力比较优势向主要依靠创新驱动型的转变;从主要依赖于资源消耗的发展方式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方式转变;从全国纺织集中在东南沿海区域的范围经济向发挥东、中、西部和东北老工业基地资源优势的全国网状产业结构转变。
河南纺织工业职工平均小时工资比东部地区低1/3,而成本费用利润率和总资产贡献率比全国平均值高出80%。河南省的基础条件、资源条件、区位市场与流通条件成为承接国际和国内纺织工业转移的有利因素,特别是河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并先后出台一系列促进纺织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制定了《河南省纺织工业调整振兴规划》,这些都是河南承接转移的优势,目前,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东部企业或品牌产品投资或生产落户河南,河南纺织工业人气很旺。
杜钰洲认为,河南要承接转移,要防止重走粗放式发展老路,政府要进行引导,要提高劳动力的素质。当前的产业转移是按照产业链的需求来完成的,也是按照各地的产业优势进行转移的,对于河南来说,当前承接的项目更多是加工环节,河南的服装企业要考虑,人家把资金和研发留下了,自己是否也应该寻找机会“借船出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