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网首页 | 搜索 | 产品 | 企业 | 供应 | 求购 | 人才 | 论坛
会员登录  免费注册  新闻订阅  我要投稿
纺织资讯
您的位置:首页 > 信息中心首页 > 正文
【收藏到商务室】

大朗毛织行业逆势飘红


http://www.texnet.com.cn  2009-09-07 08:54:24  来源:广州日报 收藏

  金融危机下东莞上半年毛织业订单同比增两成专家称毛织业是否摆脱危机有待观察

  生意社9月7日讯 记者从大朗镇毛织办提供上半年毛织行业的统计数据获悉:今年1~6月份,该镇98%毛织企业手头握有订单,订单数量同比增长20%,出口同比增长25%,投资同比增长10%,用电量则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大朗毛织行业缘何异军飘红?大朗镇镇长谢锦波认为是外因和内因的结合,主要是国家出台了《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对毛织业回暖起到良好推动作用,“国外订单也逐步增多”,政府也出台了相关帮扶政策。

  现状:

  企业的订单多了

  记者采访中发现,在应对金融危机过程中,很多毛织企业利用现代化生产设备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方式,引进大批先进的数控织机,“这样既可以减少对用工的依赖,也可以培训更多的中高级技术工人。”颖祺实业有限公司行政总裁曾天仁如是解释。

  曾天仁告诉记者,今年上半年,企业的外销订单逐渐趋于稳定,到6月份时,公司的生产订单已经排到下一季度。

  而另一毛织企业英伟实业有限公司王建国厂长表示,该厂的订单趋于饱和,9月订单共有300万件,全年订单估计将达到400万件,同比增加20%。

  和辉针织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书和告诉记者,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之下,和辉公司的订单有增无减,部分订单甚至要排到年底才能交货。

  产业转移:

  东莞做脑异地做手足

  记者调查发现,早在金融危机爆发之时,很多毛织企业就开始考虑产业转移,腾“笼”换“鸟”,走品牌经营和市场发展之路的新模式。曾天仁说,颖祺公司主要是总部扎根大朗,而把部分劳动密集型生产工序转移到重庆四川以及省内的河源、连平等地。

  “广东这边招工相对出现一些问题,就向内地发展。”李书和坦言,和辉针织已经将劳动密集型工序部分转移到湖南、韶关等地,内地8个分厂负责毛织生产的生产部分,在东莞的厂区主要负责后整合研发设计

  运营方式:

  内外销两条腿并走

  王建国告诉记者:“去年下半年以来,我们最不愿意看到的情况发生了,国内市场订单出现近五成的降幅。”

  正当全行业为订单大幅减少而发愁的时候,王建国的策略是,既然国内市场表现欠佳,就把外销市场再夺回来。英伟将内外销比例调整为1:1,王建国将这种情况定义为“两条腿走路,内外销并重”。

  “客户主要是欧洲的和非洲的”,和辉针织李书和说,由于欧洲和非洲所处的地理位置分处北半球和南半球,所以对于企业来说,他们的订单没有淡季。

  苦恼:

  最大困难是融资

  “去年金融危机发生之后,国家及时出台有关政策,提高了毛纺织品的出口退税率。”李书和告诉记者,这一措施不但有效缓解了企业资金紧张的局面,而且提振了纺织服装行业的信心,“出口退税率上调也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行业亏损进一步扩大的局面,缓解了纺织服装出口企业的生存压力”。

  李书和说,出口退税率为企业稳步升级提供了一个缓冲期,有利于企业适度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但目前遇到的最大困难就是融资问题。”

  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以出口欧美为主的大朗毛织业不可避免地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但大朗镇100多家规模以上毛织企业在1~6月份完成工业总产值19亿元,同比增长了16%。大朗镇镇长谢锦波认为主要是国家出台了相关帮扶政策。

  政府:毛织业回暖是内外因相结合

  毛织业能够率先回暖,大朗镇镇长谢锦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其外因是国家出台了《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提高了纺织品、服装的出口退税率,对毛织业回暖起到良好推动作用,另外就是“国外订单逐步增多”。

  从内因的角度,谢锦波认为,目前大朗镇采取多项帮扶措施,帮助毛织企业走出困境,如鼓励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对引进数控织机的企业给予一定的扶持,加大财政扶持,对赴外参展的企业都给予一定的费用补助,同时,鼓励企业着力发展自主品牌,扩大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专家:毛织业是否摆脱金融危机有待观察

  毛织行业逆势飘红?东莞市政府特约研究员、中山大学教授林江认为,订单多,要延迟交货,“只能证明这段时间很繁忙”,可能是一些企业上半年没有进货,现在库存突然少了,需要补充,所以订货一下子就多起来,“并不代表整体的需求量恢复或者增加”。

  林江认为,受金融危机影响,一些规模比较小的企业纷纷倒闭,原先这些企业的订单便转移到一些尚未倒闭的大企业身上,又或者是一些企业在缩小规模的同时,没有能力去接大订单,只能将订单交给一些特定的大企业手中,但这能否够持续下去?

  对整个东莞的毛织行业来说,欧洲依然是主要市场,“非洲、澳大利亚等地方的需求量是非常小的”,林江说,毛织行业现在就摆脱金融危机的判断还有待观察。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出处“中国纺织网”
编辑:芦苇
贸易行情论坛】 【打印】 【关闭】 【我要收藏
文章关键词: 订单  外销  内销  产业转移  毛织  金融危机  产业经济  形势分析 
「相关报道」
更多精彩行业动态
进入行业动态>>


华兴纱管
免责声明:浙江网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对中国纺织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浙江网
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站内支持:关于我们 - 服务项目 - 法律声明 - 意见反馈 - 企业邮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纺织数据库 - 快速产品通道 - 外贸助手
兄弟站点:生意宝 - 国贸通 - 中国化工网 - 全球化工网 - 医药网 - 中国服装网 - 机械专家网 - 中国农业网 - 中国蔬菜网 - 浙江都市网 - 中国红娘网 - 南阳商务网
糖酒招商网 - 中国卫浴网 - 中国粮油网 - Global Buyers & Suppliers - ChinaChemNet

中国纺织网 版权所有 1997-2014 浙ICP证:浙B2-20080131
服务热线:0571-88228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