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美花边“镶”出国门
坐标点:楼塔纱艺花边
生意社9月8日讯 定点原因:山清水秀、人文历史悠久的楼塔镇经济并不发达,然而,勤劳朴实的当地农民以艰苦创业的精神,发展起了纱艺花边业,为当地百姓找到了就业机会和致富门路,也扩大了楼塔在全国的知名度。
如今,楼塔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花边生产基地,全国173个地县级市都有楼塔人自营的经销商场,多数省会城市设有楼塔花边专营商场,30%的纱艺品出口国外。
坐标故事:
楼公明,这位年近六十的普通农民正是楼塔纱艺业的创始人之一。上世纪八十年代分田到户后,篾匠出身的楼公明开始转门路换手艺,改行做起了服装花边生意。这次改行,不仅让楼公明掘到了纱艺花边的第一桶金,也把他推向了楼塔纱艺业领头人的“宝座”。
偶然造就的“转折点”
一次偶然的机会,楼公明发家了。
1981年,一家日用工艺品厂接到了外国客户要求做窗帘边穗的订单。该厂认为产品量小,工艺复杂,便转给了个体户楼公明生产。后来因种种原因,做好的货并没有发到国外。老楼于是把边穗拿到义乌小商品市场试销,结果一位澳门商人一眼看中了它,要求订货。
当时,澳门客商让楼公明自己报价,老楼一壮胆喊了每米0.9元的高价,没想到客商主动加到1.5元/米,这让老楼惊喜交加。他算了算每天的收入可达100元,月收入3000元,相当于当时城镇职工月收入的60倍。
楼公明笑称:“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总是那么幸运。”
条条小鱼带动整个“鱼群”
老楼家一夜之间“发”了,引得周围的亲友、邻居十分眼红。为了帮乡亲们一起脱贫,好心的老楼夫妇就带着大伙一起做花边,买进旧织机,办起小作坊。
户带户、亲帮亲,不知不觉,楼塔的纱艺生产已从林场村扩展到了楼一、楼二、楼三、楼四等村庄。渐渐地,一个行业发展起来了。
550余户家庭作坊和数十家中小企业,依靠民间诚信和亲友网络,集合成庞大的纱艺“鱼群”,近万名农村劳动力灵活而紧密地团结在一起,开辟了增收的新途径。
“每个个体都好比是一条小鱼,但可以带动趋势,影响成百上千的个体一起追随。”楼塔人喜欢借经济学家所谓的“鱼群效应”来形容纱艺行业的发展。
仿样生产到自主创新
发展之初,楼塔的纱艺花边产业总是跟在人家后面跑。市场流行什么,家庭小作坊就生产什么。因为产品缺乏特色,竞相压价竞争,利润不断下降,“拉出一车货,换来一袋钱”的日子很快成为过去。
设备陈旧,工艺落后,也直接影响着花边企业对新产品的开发能力,不少企业里,单件在3万元以上的生产设备就算很“高档”了。
直到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杭州华树纺织有限公司老总俞仕加从大连考察归来,决心走开发设计高附加值的精品之路。他从高等院校引进4名技术人才,加上有经验的老技术人员,共同组成了一支产品开发队伍。同时,投入300多万元,购置了40多台无梭织机,以提高加工生产能力。
而此时,楼公明开办的公明工艺厂也开始走上创意之路,花边挂球、门帘、丝花等创意产品在看样订货会上深受客户欢迎,甚至有人还拿着样品去展销。
随后,越来越多的企业告别了仿制样品,学会自主创新。到21世纪初,楼塔生产的花边品种多达上千种,不仅包括服装花边、沙发花边、窗帘花边,连灯具、汽车、睡床、居室都有了纱艺配套产品。
楼塔纱艺花边业真正红火起来了,不少私营企业主悄悄成了千万富翁。
楼塔花边“镶”出国门
转眼,楼公明的花边生意越做越大,生产的纱艺花边不仅走遍大江南北,还远涉重洋到了海外。为了把出口业务做得更大,老楼经常出国,一会儿在阿联酋参加样品订货会,一会儿又飞到韩国洽谈订单事宜。
跟老楼一样,那些敢于“吃螃蟹”的人也一步步走出家门,在省外、甚至国外设立销售基地,打开世界市场的大门。
2002年10月,25岁的管村小伙子吴胜和妻子楼晓英带着几匹窗帘布、几千块钱,一路闯关东,让“胜达布艺”名扬满洲里;大黄岭村的俞海仁等人也远赴阿联酋开设商店,在异国他乡淘金;还有10多位楼塔农民奔赴韩国、越南、俄罗斯、法国等地创业。
如今,纱艺花边业已经占据了楼塔工业经济的半壁江山,全镇有1500多个家庭小作坊和300多家规模企业从事着纱艺花边行业,而他们的目标很一致:让楼塔花边“镶”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