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60周年之60年代 铁姑娘战斗队 旗帜高高飘扬
生意社9月14日讯 这一时期是建国之后中国女性服装的美学意义丧失得最为彻底的一个时期。在经历了火红的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之后,中国妇女的服装开始丧失服装美学本身的意义,而更多地被赋予了革命色彩和劳动特性。中苏关系的全面交恶,使曾经风行一时的俄罗斯色彩的列宁装、布拉吉几乎在一夜之间销声匿迹。稍加改良的中山服成为男装一统天下的主要款式,外国人将其称为“毛式制服”,而女装基本是在中山装的领子处稍作改良(将有风纪扣的立领改成翻领),取消左右两个上兜,民间将这种没有正式名称的服装统称为干部服。
无论男女,蓝灰为主的色调和肥大单一的款式是这一时期中国服装的主要特点。这一时期几乎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女装,女性身体的曲线特征被有意掩盖起来,裙子、花边、高跟鞋等许多具有女性特点的衣饰在公众场合几乎绝迹。物质生活极为匮乏的年代,对于绝大多数中国人来说,购置一件新衣成了极为奢侈的事情,很多人结婚时才能买一身新衣,一穿就是很多年,而孩子们盼望过年,主要原因一是有肉吃,二是有新衣穿,而在更多的家庭里,更多的孩子的所谓新衣服不过是哥哥或姐姐穿小的衣服稍加改动。在这种经济条件下,对衣服款式色彩的过多要求如同天方夜谭。
关键词:
铁姑娘
山西省昔阳县大寨生产大队是60年代全国农业战线的先进典型。团支部书记郭凤莲率领的大寨铁姑娘战斗队不但是新农村妇女的榜样,她们还将“铁姑娘”这个具有强烈时代特色的群体称呼推向全国,成为各条战线上不知疲倦的青年劳动女性的代名词。她们的打扮基本上没有性别特征。
破四旧
现代的年轻人恐怕很难想像40年多前的中国曾经发生过一场烧旗袍、烧花衣服的运动,这是因为这些旧时代的服装被作为旧文化、旧传统的代表,都在需要扫除之列。在那个年代拍摄的电影中,穿旗袍和花衣服的基本都是女特务或姨太太一类不正经的女人。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出处“中国纺织网”
编辑:芦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