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棉弱势振荡仍将延续
生意社9月14日讯 国内外棉市经历前期大幅回调后,上周出现技术性反弹走势,但整体市场交投比较清淡。我们认为:虽有今年棉花大幅减产的预期利好支撑,但受消费相对疲软、现货籽棉价格稳中趋降、国储棉拍卖增加等多重利空压制,国内棉花仍会延续振荡格局,主力合约CF1001将在13000—14000区间波动。
首先,由于全球棉花市场趋于稳定,配额外进口棉花成本居高不下,本年度国内棉花有大幅减产预期,所以本轮郑棉期货调整空间有限,主力合约在13000支撑明显。美棉近期小幅回升,重新站稳60美分一线,目前外棉报价稳中走高,基本折合12800—13400元/吨。
我们再看下国内今年棉花生产情况,预计今年棉花实际种植面积为7598.4万亩,相比上年减少1089.4万亩,同比下降12.5%;产量预计在700万吨,同比减少约10%。加上前期北方棉区出现连阴雨天气,近期仍是低温,这给正在吐絮的棉花产量和质量造成一定影响。基于这样的预期,郑棉支撑力较强。
其次,国内经济稳定回升,但暂时没有通货膨胀迹象。从棉花消费情况看,由于出口不畅导致纺织企业采购意愿不强,工业库存保持在30天以上限制了短期进一步采购空间。8月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下降1.2%,连续7个月实现负增长;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同比下降7.9%。统计局发言人表示,目前不存在通货膨胀,尽管从环比看CPI、PPI均有所上涨,尤其后者连续5月环涨,但两者目前还在下降中,无通胀可能。
从国家海关总署公布的情况看,今年7月份纺织品出口额163.73亿美元,环比增长17.39%,同比减少12.37%。其中,棉纺织品服装出口57.26亿美元,同比下降18.28%,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15.05%,比6月份下降4.6%。内销方面,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7月份经济数据情况看,服装类零售额增长19.6%,增幅较去年同期下降7.2%。
随着新棉采摘量的增加,产地部分加工企业已开秤试收,但受下游企业采购萎缩和压价影响,加工企业多采取调价或观望的策略。部分地区有棉贩以2.65-2.7元/斤的价格上门收购,由于与棉农的期望值2.9-3.1元/斤有较大差距,因此,收购量较少。
据了解,由于前期国内棉价上涨过快并持续高位运行,而棉纱价格跟涨幅度较小且需求不振,多数纺织企业通过减锭或改做涤棉制品来维持生产。随着近期国家增加抛储数量以及新棉陆续上市,原料供应相对充裕,纺企采购进度放缓,仍以随用随买为主,原料库存量在一个星期到半个月之间,并且在采购时对“三丝”、回潮、色泽等指标要求较严,从而使得市场现货价格逐步走低。我们从一家规模为6万锭的纺织企业了解到,目前3级棉到厂价格在12500-12700元/吨(厂检、带票),首付50%货款,其余要一个月的账期,与上月13000-13200元/吨的价格相比下降了30%左右。以上这些因素或会直接导致籽棉收购价格下调。
当前国内棉花已进入采摘上市季节,棉农与棉企均十分关注今年籽棉收购价格。由于种植面积大幅减少,加上近期天气情况不利采摘,棉农惜售情绪明显,我们预期新棉收购价后期有逐步走高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