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大鞋企订单回升小企业坎坷复苏
生意社9月14日讯 9月7日,位处“珠三角”黄金腹地的东莞市大岭山镇,骄阳似火。
当外界把眼光聚集在“订单回升”、“出口复苏”等字眼,社会各界人士对“复苏”打上问号之际,大岭山镇的本地人谈论得更多的却依旧是“倒闭”、“破产”,石大路体大工业区的佳升鞋厂刚于近期遭遇倒闭的不幸。
“佳升鞋厂主要是出口运动鞋、雪靴、凉鞋、拖鞋,主要面向出口欧美市场”,9月8日,佳升鞋厂的同行王先生与本报记者一起来到已残败的工厂门口,时值中午,以往2000工人左右规模的厂区内员工寥寥无几,“主要是订单太少,利润持续下降。”佳升鞋厂的员工坦然地向记者说,“老板自动选择清盘,没有拖欠员工工资。”
对企业破产最为敏感当属回收倒闭工厂的物资回收行业,东莞市顺盈物资回收公司的陈经理在展开业务中了解的现状,“工厂倒闭在减少,压缩规模在增多,都在调整等待订单回升的到来。”
东莞外经贸局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年1至7月,全市出口总额287.39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23.1%,7月出口总额为49.85亿美元,较1-6月有明显提升。
6月全市出口总额为43.94亿美元,1-5月全市出口总额为193.6亿美元。
黄埔海关公布的数据也表明,东莞市外贸进出口、出口降幅比广东省高出5%左右。上半年东莞市出口玩具4.3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两成;鞋类出口1.2亿双,同比下降六成;纺织服装下降近两成。
外贸局与海关的出口数据与人才市场上的热闹的招工氛围显得有些矛盾,“最近几个月订单的确在增加,而且大企业接单优势明显。”对于复苏之说,外经贸局相关人士持谨慎观点,“从总出口产值来看,离弹冠相庆之时还很遥远。”
通过数日的实地走访,记者了解的现状是,“订单不足”、“可以维持多久”等依旧是摆在所有外贸企业眼前最严峻的问题。尽管金融危机的影响依旧,但一些微妙的信号表明,有一些企业,有一些人,局面已经不一样了。
谁的订单在回升
消费行业与大企业的订单在回升,东莞市玩具行业协会秘书长陈祥佑表示,据他了解,目前东莞玩具企业的订单有大幅增长。而黄埔海关的官方数据则表明,东莞三大传统出口商品强项,纺织服装、鞋和玩具行业订单复苏出现在6月份。6月份,东莞市出口玩具0.93亿美元,同比下降18.8%,环比上升23.3%,是上半年单月出口最高的月份。
夜色中的东莞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没有喧嚣,显得静谧,似乎也阻隔了金融危机的侵袭。
“根据松山湖及周边地区的产业基础、世界产业发展趋势以及东莞产业升级转型的需求状况,松山湖目前主要有电子信息、生物科技和金融三大产业。”松山湖管委会徐女士自信的透露。
1-7月,园区内的工业总产值比去年同期增长24.19%,GDP同比增长31.8%。
虽然松山湖是东莞产业升级的“引领区”,但其产业结构行业上与东莞市趋同。据东莞外经贸局提供的数据,今年1-7月,东莞市出口商品仍然以机电产品为主,累计出口额为205.82亿美元,占全市出口比重71.6%,服装及衣着附体累计出口额为14.48亿美元,占全市出口比重5%,鞋类累计出口额为14.31亿美元,占全市出口比重5%,玩具累计出口额为5.61亿美元,占全市出口比重2%,塑料制品、旅行用品及箱包出口额也分别占据一定的比例。
东莞市玩具行业协会秘书长陈祥佑表示,据他了解,目前东莞玩具企业的订单有大幅增长。而黄埔海关的官方数据则表明,东莞三大传统出口商品强项,纺织服装、鞋和玩具行业订单复苏出现在6月份。
据黄埔海关统计,上半年东莞市出口玩具4.3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22.8%,单月出口额逐月呈回升趋势。6月份,东莞市出口玩具0.93亿美元,同比下降18.8%,环比上升23.3%,是上半年单月出口最高的月份。
同样,上半年东莞市出口纺织服装18.2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17%。统计区间内,东莞市以加工贸易方式出口纺织服装12.5亿美元,下降28%。
而鞋类的出口额则出现跌幅收窄的局面,上半年东莞市鞋出口1.2亿双,比去年同期下降60.6%;出口值11.3亿美元,下降11.1%。其中6月份单月出口0.2亿双,下降54.4%;出口值2.2亿美元,同比下降9.9%。6月份单月出口量跌幅为今年1月份以来各月份最低。
“金融危机再严重,人们也要穿鞋子。”2008年底,全国最大中、高档女鞋制造商——东莞华坚国际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张华荣用这样的话表明对抗危机的决心,三个季度即将过去,东莞的三大传统产业果然迎来出口逆势回升。
8月28日,国际投行高盛不但维持九兴控股(又称“兴昂国际”)买入评级,还将目标价从14.60港元上调至15.20港元,9月7日,九兴控股收报12.9港元。
据九兴控股相关人士介绍,公司于1991年从台湾地区迁到广东东莞,目前共有66条生产线,56条位于大陆,10条在越南。主要为品牌代工生产,客户包括欧美20多个品牌,包括LVMH、PaulSmith、Prada、HUGOBOSS、Camper、Nine West等。
2007年,九兴控股登录香港联交所,中银国际研究员胡文洲认为,公司的优势在于转嫁高成本的能力,公司是根据当下的价格确定原材料成本,并在合同签署后立即下单,因此能够成功的将原材料成本转嫁至客户。在一至三个月的生产周期中,成本大幅度上升的可能性很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