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政府4度出招稳金融保就业
生意社9月16日讯 据香港《文汇报》报道,回望过去一年多全球经济,金融海啸令风云色变,给各地政府带来严峻考验,海啸大浪涌至,经济一下子步入寒冬。面对急速掩至的经济震荡,特区政府先后4度出招,采取措施稳定金融、支持企业、创造就业,并纾解民困,涉及金额达900亿元。
一系列非常措施,加上背靠祖国的优势,香港在海啸一年后,并未出现大规模的“百年老店”倒闭、私有企业被“国有化”、大批员工被裁引致失业率飙升等恶劣境况,可以说比较成功地度过了海啸最困难的时刻。
金融海啸于去年8月首先于美国渐次爆发,香港作为高度开放式经济体系,自然受到极大的冲击。眼见大浪席卷而至,特区行政长官曾荫权即在主持经济机遇委员会于2008年12月举行的第2次会议后,推出多项保就业、支持企业、稳定经济的措施。
措施包括大幅扩大为中小企业而设的特别信贷保证计划的总承担额至1000亿元,继续提供70%担保;并加快大小基建工程,招聘公务员和开设临时职位,提供超过6万个职位;又采取措施为在珠三角经营的港资企业纾困,及逐步扩大香港的人民币业务,使香港更能配合国家发展需要,发挥国际金融中心的功能等。
随着金融海啸影响进一步扩大,港府审时度势,及时将措施“加码”。今年1月,曾荫权在主持经济机遇委员会第3次会议后宣布一系列“稳金融、撑企业、保就业”措施,包括由雇员再培训局提供最少14.3万个培训名额,要求超过20个法定机构今年招聘约6000人手,并推出约2000份临时工或实习机会,更宣布筹办一系列大型节目及国际盛事,促进旅游及零售业。
正当市民稍有喘息空间,海啸效应于年底汹涌而来。虽然特区政府预期未来5年持续出现财赤,但为解燃眉之急,财政司司长曾俊华在今年2月的财政预算案中,竭尽所能再向市民“派糖”,包括宽免今年首两季的差饷,宽免薪俸税及个人入息课税、上限6000元等,一次性宽减措施动用超过84亿元,并预留1.4亿元推出可让4000名大学毕业生受惠的大学毕业生实习计划。
随后,于今年6月,曾俊华再因应社会要求,提出新一轮的撑企业、保就业措施,包括将特别信贷保证计划的申请期延长至今年底,并将港府的担保额提高至到80%,每间企业的最高贷款额也大幅提高1倍至1200万元;宽免商业登记费1年;将薪俸税及个人入息课税宽免措施的幅度增加至100%宽减,上限8000元;多宽免差饷2个月;为公屋居民代缴2个月租金;为领取综援或学生资助的学生提供1000元的开学贴等。港府前后动用的资金达900亿。
在持续推出的稳定和纾困措施支撑下,香港经济在海啸巨浪中没有“一沉到底”:有关单位今年8月发表的第二季本地生产总值初步数字显示,与对上季度比较,实质本地生产总值在连跌4个季度后回升了3.3%﹔本地生产总值的实质按年跌幅,也由第一季的7.8%大幅收窄至第二季的3.8%;今年4月至6月,以及5月至7月的失业率没有大幅飙升,维持在5.4%,反映纾困措施明显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