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问题“拦路” 棉花检验体制需改革
生意社9月16日讯 在今年召开的中国棉花协会二届一次常务理事上,中国纤维检验局王丹涛处长介绍了2009年度棉花检验体制改革存在的问题。
王丹涛处长介绍,2009年度是棉花质检体制改革的最后一年,已经取得了相当的进展,但4年来,流通、加工、仓储物流、交易结算以及纺织企业的使用等方面发生了变化,需要对改革进行全面梳理。
一是棉花标准问题。按照改革要求,取消感官检验、实现仪器化检验,但是难度很大,把品级变成颜色检验,全世界没有经验可循。
二是如何进一步发挥仪器化检验指标的作用,发挥包包检验的作用。
三是重量问题。采取公定、净重或毛重结算,我国棉花运距长,影响棉花重量的因素非常多,重量问题始终是各界反映比较多的问题,也是收储中存在的问题。
四是机采棉等新类型棉花的标准、细绒棉皮棍加工检验标准等问题
五是期货棉交割的问题。期货合约应该按照新的标准设计,目前已经上报证监会,但由于不是包包检验,并没有完全实现美国那种期货合约设计,另外还存在二次检验的问题。
六是与改革相配套的各种问题,例如包装物料、仓储、物流能力等。
七是棉花质量越来越制约纺织企业的生产,特别是异性纤维的问题、棉花的一致性问题。
八是棉花标准与贸易规则相配套的问题。我国的棉花标准太复杂,涉及到包装、组批等问题,而不是单纯的质量指标,应该是贸易规则解决的问题。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出处“中国纺织网”
编辑:纺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