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催生贸易保护 浙纺织品出口遭欧盟发难
浙江纺织品出口遭欧盟“发难”
一亿美元的出口总额可能被征收高额反倾销税
生意社9月22日讯 输美轮胎特保案一波未平,欧盟对华纺织品却再举“大棒”,对原产于中国、韩国和台湾地区的聚酯高强力纱发起反倾销调查。“涉案的中国大陆纺织企业中,浙企的外贸份额占了4/5,约1亿美元。”昨天,记者从浙江省商务厅获悉,浙江将是这场反倾销案的主战场。
危机催生欧盟贸易保护
9月8日,欧盟委员会对原产于中国等国家和地区的聚酯高强力纱发起反倾销调查,这是2008年底中欧纺织品协议到期后,欧盟首次发起的对华纺织品贸易救济调查。依照欧盟法律,调查程序自2009年9月8日起将历时15个月。欧委会一般将在立案后9个月内作出初步裁定。
据了解,此项申诉由欧盟人造纤维协会代表三家欧盟企业提出,这三家企业产量占欧盟聚酯高强力纱总产量的60%以上。申诉方指控,2004年以来,中国产品对欧出口量分别由2004年的2800吨激增至2008年的51400吨;中国产品在欧洲市场占有率则由1.2%增长为2008年的22.4%。说白了,由于中国产品的价廉物美,在欧洲增速过快,令本土企业有了危机感。
“金融危机后,企业的日子不好过,贸易保护主义开始大量抬头,保护自己国家的利益。此案最大的关键是,欧盟认为中国不属于市场经济,必须有一个行业标准国,欧盟则选择了美国,虽然行业标准国有可更改的余地,但如果真的选择美国,那么我国企业被征收30%到50%反倾销税的可能性将大大增加。”浙江省商务厅进出口公平贸易局局长张勇说。
浙江涉案份额占全国的八九成
中国化纤工业协会秘书长郑俊林表示,在此次反倾销案中,中国大陆涉案企业颇多,有40余家,涉案金额超过1亿美元。
“份额最高的前五名企业中,4家来自浙江。浙江出口欧盟的聚酯高强力纱产品占到了全国涉案总值的80%~90%,仅浙江涉案金额就约1亿美元。”张勇表示,此次反倾销案的结果,对浙江的影响不言而喻。
来自杭州海关的数据,1~8月,浙江出口前五名的化纤企业分别为,浙江古纤道新材料有限公司,浙江海利得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尤夫工业纤维有限公司,晓星化纤(嘉兴)有限公司,绍兴海富化纤有限公司,而这五家企业,都是此次欧盟反倾销案的涉案企业。
浙企已聘律师积极应诉
张勇表示,欧盟的调查程序有所修改,现在对纺织品反倾销的调查,是对重点企业进行抽检,“以前是一个企业一个税率,现在是根据抽检的结果来确定所有涉案企业的税率。”
“目前我们已经填完问卷交回欧盟,9月23日后的十天内,欧盟将对中国大陆的企业进行抽样,如果不幸抽中,我们将考虑下一步的应诉动作。”与绍兴海富化纤有限公司一样,浙江不少涉案企业都陷入了焦虑的等待。
除了等待,浙江的龙头企业已经开始积极准备应诉。古纤道新材料有限公司的总经理金革向记者强调:“对于欧盟的反倾销调查,我们肯定是反对的,律师团都已经到了,我们将积极应诉。”
虽然离结果出来还有一年的缓冲期,但金革表示,他们不可能转移市场,“欧盟市场本来就是最大的,一旦失去这个市场,其他市场没有这么大的能力消化这部分产品。”金革说。
出口企业应关注预警信息
其实,在本案立案的前一周,商务部公平局及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便已向行业发出预警。浙江省商务厅进出口公平贸易局局长张勇再次提醒说,反倾销调查随时可能到来,浙江出口企业要密切注意各种渠道的贸易预警信息,对出口国的法律法规要了解,对反倾销反补贴的相关法规要有一个清醒认识,合理安排接单和生产,尽力做好外贸风险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