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网首页 | 搜索 | 产品 | 企业 | 供应 | 求购 | 人才 | 论坛
会员登录  免费注册  新闻订阅  我要投稿
纺织资讯
您的位置:首页 > 信息中心首页 > 正文
【收藏到商务室】

三大纱厂奠定纺织业根基 河南服装与全国同步


http://www.texnet.com.cn  2009-09-23 09:31:05  来源:东方今报 收藏

  纺织服装工业,是河南“经济一盘棋”中的一颗重要棋子。

  生意社9月23日讯 历史上,河南纺织服装业的发展从未落后于全国,而这一切归根于河南所处的交通区位优势以及是原材料产地的优势。这两个优势至今还是河南重整纺织服装业的最基础条件,也是河南完成纺织服装工业重振之旅的信心所在。

  清末民初三大纱厂奠定河南纺织业根基

  1916年,一个斯文的上海人来到郑州,他就是与张謇、荣氏兄弟、周学熙并称为民国时期“四大棉纺大王”的穆藕初。

  早年在棉花行当学徒、后来留学美国并师从“科学管理之父”泰勒的穆藕初来郑州只有一个目的,就是用他在美国所学,在郑州建一座“流程化”、“专业化”、“标准化”的现代化纱厂。3年之后,在今天的郑州布厂街附近,拥有全新美式机器设备、员工达4000人的股份制企业——豫丰纱厂正式开工投产。值得注意的是,厂房内“公事房、公房、栈房、修机间、物料间、摇纱间、清花间、布厂、植棉场、工人宿舍等”一应俱全,豫丰纱厂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现代纺纱厂。“豫丰纱厂是郑州地区的第一家纱厂,也是郑州地区棉纺工业的发端。”原国棉二厂总经理、现郑州宏业纺织有限公司总经理吴振刚告诉记者,豫丰纱厂后来几经变迁,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在豫丰纱厂的基础上成立了国棉二厂,后来,国棉二厂又改制成为现在的郑州宏业纺织有限公司。

  河南省轻工业学院服装设计系教授吴临第认为,被称为“四大棉纺大王”之一的穆藕初来郑州创办豫丰纱厂,说明当时郑州地区的纺织工业发展与国内纺织工业发展是同步的。

  实际上,在当时的整个河南,除了豫丰纱厂之外,还有两个很大的纱厂。一个是从安阳“马氏庄园”走出来的广东巡抚之子马吉森创办的“广益纱厂”(后来成为安阳豫北纱厂),居当时全国民族资本纺纱厂的第六位,是河南省内最早的纺纱企业,占地达350亩,砖木结构房屋达2800间,安装细纱机73台。另一个则是由当时的怀药商人鲁连城投资80万两白银,在武陟建立的成兴纱厂(后来成为新乡化纤纺织总厂)。

  据了解,这一时期由于帝国主义国家无暇东顾以及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争需求,这3个纺纱厂的经营状况都非常好。但后来,由于国内战事频频,它们和当时国内很多著名的纱厂(包括张謇、荣氏兄弟的纱厂)一样先后没落。“这3家纺织企业奠定了具有现代意义的河南纺织工业基础,为河南培养了第一批产业工人。”而今天,这三大纱厂所在的郑州、安阳、新乡依然是河南纺织服装业的重要区域。

  “一五”时期郑州跃升“全国六大纺织基地”

  如果说,河南纺织工业在新中国成立前并不落伍,那么在后来的计划经济时代,河南的纺织业更是走在了全国的前列。

  1953年,全国进入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棉纺业作为新中国成立之初最大的实业,被纳入国家视野。国家决心有计划地发展棉纺工业。在当年毛泽东亲自主持召开的全国财经会议上,中央人民政府确定在京广线沿线及京广线以西靠近产棉区的北京、西安、郑州、石家庄4个地方同时发展纺织工业。这4个城市,加上原有的邯郸、咸阳两地,后来被称为“全国六大纺织基地”。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出处“中国纺织网”
编辑:芦苇
贸易行情论坛】 【打印】 【关闭】 【我要收藏
文章关键词: 纺织服装  棉纺  纺织工业  产业经济  形势分析 
「相关报道」
更多精彩行业动态
进入行业动态>>


华兴纱管
免责声明:浙江网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对中国纺织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浙江网
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站内支持:关于我们 - 服务项目 - 法律声明 - 意见反馈 - 企业邮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纺织数据库 - 快速产品通道 - 外贸助手
兄弟站点:生意宝 - 国贸通 - 中国化工网 - 全球化工网 - 医药网 - 中国服装网 - 机械专家网 - 中国农业网 - 中国蔬菜网 - 浙江都市网 - 中国红娘网 - 南阳商务网
糖酒招商网 - 中国卫浴网 - 中国粮油网 - Global Buyers & Suppliers - ChinaChemNet

中国纺织网 版权所有 1997-2014 浙ICP证:浙B2-20080131
服务热线:0571-88228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