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60年:纺织工业的历史沿革和六大成就
一、纺织工业的历史沿革及主要变化
(一)纺织管理体制的变化
生意社9月23日讯 中国改革开放启动之时,纺织工业首先从管理体制上发生重大变革。1978年1月1日,根据中央的决定,原轻工业部分为纺织工业部、轻工业部。钱之光同志为纺织工业部部长。
1993年八届人大决定撤销纺织工业部,建立纺织总会。并按照“制定行业规划,实施以行业政策,进行宏观指导,为企业提供服务”的职能,开展全行业管理工作。
1998年3月,根据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和通知,撤销中国纺织总会,设置国家纺织工业局,4月16日正式挂牌。与此同时,纺织行业加快了行业协会的组建工作。1998年9月30日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正式挂牌。
随着机构改革的进一步深入,2000年9月国家纺织工业局撤销。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担当历史重任,发挥行业服务与自律、桥梁与纽带的重要作用。
(二)重要时期的主要变化
1.取消棉布限量供应,实施“转轨变型”
1978年到1984年正值中国工业管理体制改革启动和局部试验的阶段。纺织工业开始实施“转轨变型”。主要改革计划管理,逐步改变高度集中的传统计划经济模式,“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逐步增强市场机制的作用。缩小指令性计划的范围,而扩大指导性计划的范围。到1984年只保留化纤、化纤聚合体、纺织机械中的部分设备等3种为指令性计划产品;推行经济承包责任制,扩大企业自主权;发展横向经济联合,打破地区界线、行业界线,提高工业的组织程度,探索纺织品出口管理体制的改革;改革基本建设管理体制。1979、1980、1981这三年,纺织工业生产大幅提高,生产平均年递增速度达到18%以上。1982年全国棉布产量达到153亿米。
由于纺织产量的迅速增长,改变了市场的供应形势。1983年12月,国家决定停止实行29年的棉布限量供应办法,实现了敞开供应。这标志着纺织工业的发展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重大转折,也是发展中历史性的里程碑。
2.纺织工业发展继续加快,实现纺织大国
1984年到1992年,在公有制基础上,实行有计划经济的商品经济,而纺织工业的发展也继续加快。调整产品结构,重点开发服装、装饰用纺织品和产业用纺织品等;以扩大出口为突破口,初步实现外向型发展的战略转移,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改进技术结构及提高纺织机械制造水平为主要目的,跨入举世公认的纺织大国行列。1990年全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创汇138亿美元,占世界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的7.48%,位居第四位。其中服装出口额占世界服装出口数的6%。
在这一时期,纺织乡镇企业在规模、能力方面有较大进步。1989年乡镇纺织企业的产值已达到698亿元,占当年纺织工业总产值的32%。同时,企业经营承包责任制得到进一步完善,到1990年纺织企业承包面已达到90%以上。
对固定资产投资,实行对限额以上项目进行审批的办法;对棉花,1988年由商业部门统一收购;对蚕茧收购和出口,1985年5月由中国丝绸进出口总公司统一经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