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运动品牌扎堆、融资、谋渠道、扩张
生意社9月24日讯 在“Nike”、“adidas”等洋品牌被代理商“抛弃”频频关店、狂甩库存之时,本土品牌则扎堆上市进行融资扩张。昨日,探路者IPO正式启动,拟发行1700万股;另一运动品牌匹克也有望于本月底在港交所挂牌上市。这也是继今年361°在香港上市后,另外两家本土运动品牌上市融资。
北京探路者户外用品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户外用品研发、设计、生产、销售,采取外包生产、加盟和直营销售相结合的业务模式。截至目前,已在全国133个大中城市建有营销网络,其标准化门店逾400家。从招股财务报表看,去年营业收入达2.12亿元,净利润2550万元。
“探路者”招股书显示,本次发行及上市的募集资金将主要投资于营销网络建设和信息系统建设。将在全国建设79家店,其中直营专卖店23家,直营商场店25家,加盟专卖店31家,预计总投资额将达到2亿元。另一家篮球装备运动品牌匹克也将于本月底在港交所上市,将最多融资19亿港元,主要用于品牌推广、营销等方面。匹克对外公布,未来3年内销售网络将从二三线城市扩展至一线城市。
今年以来,本土运动品牌与洋品牌的表现大相径庭。安踏上半年营业额同比增长27.7%,净利润同比增长40.1%;李宁营业额同比大增32.4%。在扩展零售渠道方面,李宁上半年新增店面564家,安踏计划下半年新增600家左右的门店。今年在香港上市的361°也宣布明年6月将销售网络由5925家扩建至6900家。
相较于本土运动品牌扎堆融资拓展渠道网络,洋品牌则正在经历“闭店潮”,接连遭代理商抛弃。“Nike”、“adidas”忙于推出超低折扣来消化大批库存。
业内人士分析,金融危机以来,外国运动品牌在中国的外包、代理模式正经历考验,代工制造成本压力凸显。而本土品牌借助奥运会契机,利用独立的研发、设计、生产、推广、销售等一条龙产业链模式,加速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