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乡蚕桑习俗成功晋级“世遗”
9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召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会议,会议通过“中国蚕桑丝织”项目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一遗产包括栽桑、养蚕、缫丝、染色和丝织等整个过程的生产技艺以及衍生的相关民俗活动。
桐乡蚕桑习俗是中国蚕桑丝织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蚕桑丝织”世遗申报书》称:“浙江北部和江苏南部的太湖流域经及四川成都,这一区域长期以来就被称为丝绸之府,人们因为蚕桑丝绸而有着共同的生活习俗和生活环境,形成一个共同的文化圈。”“在历史的长河中,形成了一系列具有蚕桑特征的民俗活动,涉及到节日庆典、人生礼仪、民间信仰、语言文学和传统艺术。”
桐乡蚕桑文化起源于5000年前良渚文化时期,蚕桑习俗至今形成和保留了浙北清明轧蚕花、洲泉双庙渚水上蚕花胜会等众多的蚕桑生产民俗空间,还创造了享有“天下第一绸”美誉的濮绸织造工艺。在民间,还普遍保存了剥清水丝绵、扯绵兜、缫土丝等传统手工技艺。
此次“中国蚕桑丝织”项目申报由浙江省文化厅组织牵头,中国蚕桑丝绸博物馆具体负责,桐乡市、海宁市、杭州市余杭区、湖州市南浔区、德清县以及江苏、四川等地文化部门跨地区协作,共同申报。
“桐乡蚕桑习俗”,去年6月被国务院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今年上半年,我市又被省文化厅列为传统节日保护地;此次桐乡蚕桑习俗成功晋级“世遗”,又成为我市首个世界级文化瑰宝,我为市顺利申报“国家文化历史名城”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出处“中国纺织网”
编辑:夏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