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保护新动作密集 考验中国企业“平常心态”
生意社10月12日讯 在刚刚过去的国庆假期中,贸易保护措施再次密集“发威”。10月6日,欧盟决定对中国产无缝钢管征收最终反倾销税。7日,美国又宣布对中国产无缝钢管发起反倾销、反补贴合并调查。
此间分析人士指出,虽然受美国轮胎特保案影响,最近国际上贸易保护措施频频出击,但在当前“危机时代”和危机过后,中国都会成为贸易摩擦多发的国家,所以应该学会以平常心应对。
贸易保护新动作密集
细细琢磨后不难发现,美欧这两起无缝钢管案背后与硝烟未散的轮胎特保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轮胎特保措施出台后的第三天,《华尔街日报》就曾指出,奥巴马对中国轮胎加征关税的举措有可能会令美国更多的行业发起抵制“中国制造”的行动。
在这篇报道中,拥有70万会员、代表美国国内产业发起轮胎案的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主席雷欧·杰拉德就曾对即将采取的贸易保护活动有所暗示:“我们关注着造纸、玻璃、水泥、钢材等行业的情况,美国市场已经充斥着中国的输油管,钢铁、玩具、医药和狗粮等行业也是一样。”
事隔不久,美宣布对无缝钢管发起的“双反调查”正是应这个组织和三家美国公司申请而启动的。
“以钢铁工人联合会为代表的美国产业工会在轮胎特保案中尝到了甜头,当然就会继续发难了。”上海WTO事务咨询中心法律政策部有关专家表示。
另据业内人士介绍,受奥巴马对中国出口轮胎采取特保措施的“鼓舞”,美纺织产业和工人联合会正在酝酿对中国输美纺织品提起特保调查申请。
与美国遥相呼应的是,另一大贸易体欧盟也把中国作为发起贸易保护措施的主要对象。商务部预警信息表明,欧盟产业界对中国户外服装、三聚氰胺以及太阳能电池板等产品的调查也在酝酿中。更有欧盟产业界人士向新华社记者证实,欧委会将于近期建议把针对中国皮鞋的反倾销措施延长15个月。
轮胎特保案的示范效应正在全球持续发酵,阿根廷、巴西等发展中国家也纷纷加入对“中国制造”采取贸易保护措施的行列。
- 埃及终止对自中国进口(PET)产品反补贴反倾销调查 (11-24 10:27)
- 美国对中国钢丝衣架作出反倾销行政複审终� (11-18 11:50)
- 美国对中国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修改反倾销复审初裁 (11-18 11:22)
- 印度对中国窄织布反倾销税延长一年 (11-09 10:45)
- 印度对中国进口聚酯纱线再征反倾销税 (10-05 09:18)
- 阿根廷启动对中国牛仔布反倾销措施日落复审调查 (09-29 08:53)
- 埃及对自中国进口的化纤毯产品徵收反倾销税 (09-11 13:49)
- 印度拟对华聚酯纱线举行第二次日落复审调查听证会 (08-20 1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