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中纺机制造行业首次参与国家行业标准制定
生意社10月12日讯 8月20日至21日,国家纺织行业标准研讨会在平遥举行。晋中纺机首次参与我国纺机行业“游戏规则”的制定,行使行业“话语权”。这是继2008年晋中市被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授予“中国纺机名城”称号之后的又一件大事。
研讨会期间,晋中人和纺机轴承有限责任公司参与了国家纺机行业的“转杯”“转杯轴承”“分梳辊”“分梳辊轴承”等项标准的研讨和制定,意味着晋中纺机行业正在实现着由“按规则参加游戏”向“制定游戏规则”的重大转变。
晋中市纺织机械工业起步于上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中期逐步发展壮大。现在,全市纺机企业达200多家,产值达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有近20家,突破亿元产值的有2家。2007年,榆次区纺机销售整体收入达到40亿元。除了拥有经纬纺机这块“金字招牌”外,不少民营纺机企业也注重品牌的培育,申请了各自的注册商标,如“鸿基”“经东”“沪晋”“福晋”“贝斯特”等品牌,整体形成了较强的品牌竞争优势。特别是“鸿基”和“经东”已经分别成为中国驰名商标和山西省著名商标。纺机业已成为晋中市从业人员较多、技术工艺成熟、装备水平较高、外向型经济拉动效应明显、产业前景非常看好的一大支柱产业。
但是,晋中大多数纺机企业规模较小,有的企业工艺设备差,技术水平低,检测手段不完善,质量不稳定,抗风险能力弱。由于金融危机的波及、人民币汇率变化、原材料成本上升等多种因素影响,纺机产品销售受到不同程度影响,低价竞争成为一些企业不得不采取的“自杀性”营销策略,还有的不惜损害品牌形象,假冒仿造情况时有发生,造成纺机市场的无序竞争。
“标准的制定,其实就是行业游戏规则的制定。长期以来,纺机企业一直处于被动生产的阶段,按照别人的标准在生产和销售。只重视产品和专利的开发,而没有注重提升产品的附加值。‘价格战’最终打败的,只能是自己。”晋中人和纺机轴承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侯俊卿的一席话道出了这些瓶颈问题产生的原委。
晋中市工商联主席杨定旺,经历并见证了晋中纺机行业从弱到强、从分散到集群的成长发展历程,他说:“晋中是纺机大市,但还不是纺机强市。长期以来,在国家及国际纺机行业中还缺少发言权。晋中要想加大在纺机领域的影响力,晋中纺机要想加大在纺机市场的核心竞争力,必须参与制定国家及国际纺机行业的‘游戏规则’。纺机企业积极参与制定纺机行业标准,就能掌握纺机业界的话语权,同时‘制标’企业也在市场上领先了一步。不然,就意味着行业的技术制高点和知识产权永远受制于人,作为晋中引以为骄傲的传统支柱产业,却只能给人家‘打下手’‘当小工’。‘人和’参与国家行业标准的研讨和制定,是晋中市纺机行业的良好开端和重大转折。其他纺机企业要向‘人和’学习,迎头赶上,好好利用和依托纺机商会这一大资源,加强行业团结,把晋中市纺机制造业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近年来,晋中市委、市政府始终非常重视晋中市纺机产业发展,并把纺机产业列为市“十一五”支柱产业之一。为了顺利推进纺机产业集群建设,晋中市建立了纺机制造业信息发布制度和行业预警制度,及时反映行业动向和企业需求,帮助企业及时协调解决出现的问题。同时,加强了对集群建设的政策扶持和组织引导工作,积极争取国家、省有关扶持资金,对晋中市纺机制造项目给予优先支持,特别是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技术改造资金和技术创新资金等,都给予倾斜。
一花独放不是春,今天,“人和”成为了行业的领先者,别的纺机企业应该迅速跟上来,只有大家都发展了,晋中纺机行业才能真正做大做强。这已经成为晋中纺机行业的共识。苗武军宋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