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秋:纺织业的堂吉诃德
生意社10月14日讯 他跟去年有了很大的不同,他不再总是想着去换个更赚钱的行业,而是把心思放回纺织业务,放回到了自己一直以来的主业上。
韩秋在浙江绍兴开了家规模不大的纺织企业,主要生产丝绸面料,过去一直依靠出口。
去年之前,韩秋总想着去做点什么比纺织更赚钱的行当。多年依靠微利生存,让他觉得疲倦;但除了纺织,还能做什么呢?他想过做矿产,还想着是否去某个熟悉的二级城市承包一些工程项目,但还没有等他开始具体实施这些规划,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机已席卷全球。
大量依靠出口的纺织业,在危机到来之时最先遭遇重创。在韩秋的周围,一些企业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陷入困境,其中绝大多数是因为过去的盲目扩张而导致的资金链断裂。
在低迷的大势中,韩秋的心情颇为灰暗。对于各方倡导的“转型升级”,他也颇有一些疑虑。这样的心态一直延续到今年上半年,尽管上半年订单有所恢复,但对于未来他似乎依然缺少一些信心。7月底,《浙商》曾进行过一次百家企业问卷调查,主题是关于经济回暖之前企业是否应该加大研发力度,以促进早日转型升级。同样的问题抛给韩秋后,他的回复很是悲观:研发是找死,在这个低价格战的市场,谈研发是幼稚的;他的建议就是储备有限的资源过寒冬,因为冬天还没开始,折腾得越欢死得越快……
但韩秋随后改变了对纺织这个传统产业的看法。他已不再总是想着去换个更赚钱的行业,而是把心思放回纺织业,放回到了自己一直以来的主业上。他甚至选择到巴西这样的地方开拓市场,让传统的纺织产业重新焕发生机,因为他坚信,那里有更广阔的市场。8月18日他就去了巴西。
事实上,韩秋的转变在如今的绍兴颇具代表性。“前几年,不少绍兴企业以纺织业为母体,利用这个母体融资,投向房产、矿产、金融、保险这些领域,让大家都红了眼。现在,这些行业本身陷入了激烈的竞争,在行业不熟悉、财务成本高、政策不确定性等情况下,在金融危机到来后的现实背景下,大家最终认识到,纺织业虽然利润薄,但是稳当。”一位绍兴本地的企业家这样认为。
有数据显示,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同比增幅在去年11月大跌之后,跌势持续至今年上半年,同比增幅维持在负30%左右;而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同样在2009年的前两个月探底,出现了同比30%的负增长,但之后迅速回升并稳定在10%左右的负增长。
这表明,相比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品,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受到金融危机影响相对较小,并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纺织企业纷纷加强主业,恰是对此最好的证明。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6月,规模以上纺织企业累计生产纱1096.22万吨,同比增长9.40%。
这样的增长由许许多多韩秋这样的企业主贡献。事实上,韩秋很明白,诸如巴西这样的市场很难做,难到令人感觉自己就像是跟风车作战的堂吉诃德,比如文化差异、比如外汇管制等等。但是这样的意义也是显而易见的——中国的纺织企业,循着“市场+产业”的路径,试图在这样一个传统的制造行业演绎更多的传奇。
韩秋说:“我相信,劳动密集型制造企业在未来仍然会有很强的竞争力。眼下,我们可以做的就是不断开拓市场,来拓宽企业的生存空间,有了市场我们传统制造企业就会有话语权。”